初夏五月,正是蔬菜生长的关键时期。走进威宁自治县么站镇联合村蔬菜种植基地,一排排“小铁头”莲花白长势良好,管理员董云贵正忙着组织务工群众有序地进行除草、施肥。“再有一个月就要上市销售了,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董云贵说。
今年,联合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集中打造了700亩蔬菜基地,鼓励村民们通过土地、资金、技术、农机等形式入股到合作社一起抱团发展,从事马铃薯销售和蔬菜种植多年的董云贵流转了240亩土地参与蔬菜种植。
“去年蔬菜市场的行情好,种了十多亩,毛收入还是有十万元左右。今年种这200多亩,赚个几十万元钱是没有问题的。”董云贵说,自己种了几年蔬菜,有技术,也有一些稳定的销售渠道,不担心销路问题。
为让村民通过蔬菜产业持续增收,合作社将利润的70%用作入股社员的分红,当地群众能通过土地入股及务工获得两份收入。“一年能接茬种植两季,一亩地两季季保守的计算产值能达到6000元,整个基地两季保守估计能有420万元的产值。”联合村党支部书记涂刚算了一笔账,预计参与蔬菜种植的农户户均增收1.6万元以上。
“我家流转了19亩地给合作社,一年有1万多块钱,每天在基地上班还能有80块钱的收入。”村民余翠翠家中有三个孩子在外读书,丈夫外出务工补贴家用,自己则要留在家长照顾老人。她说,多亏了有合作社在家门口打造的蔬菜基地,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难。
这几天,在与联合村相邻的平原社区蔬菜基地也热闹非凡。萝卜还有一个月才进入采收期,但合作社已经接到了2万吨的订单。社区党支部书记每天都在田间地头来回奔走,带着工人们进行日常管护。
“去年我们核心基地种植的蔬菜1600亩,销售额达700多万元,今年核心区种植面积增加到7600亩,预计销售额在4000万元左右。”王俊书介绍,合作社将基地划分为21个小区,成立了21个生产小组,对基地进行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管护,只为提高种植效率和蔬菜品质。同时,还继续分批派人外出考察市场,及时掌握市场行情,确保打通销售渠道。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么站镇党委、政府的思路十分清晰,只有夯实了产业根基,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才能激活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活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有了思路,就能找到出路。今年,么站镇以发展蔬菜为重点产业,布局落实蔬菜产业3万亩。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带动,建设了以平原社区为核心的万亩标准化蔬菜核心示范基地,共建成16个产业基地,采取“党总支+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党员+农户”的模式,着力打造“一村一特”、“一村一品”、“一村一基地”。以产业振兴助推全镇乡村振兴发展进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通过蔬菜产业发展,预计今年将实现蔬菜总产量达20万吨以上,总产值达2亿元以上,村集体经济累计达2000万元以上,能够带动2230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么站镇党委副书记柏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