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余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奋力走出符合新余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
仙女湖秋捕现场
捕捞队集结出发去捕捞现场
正在进行秋季捕捞作业
集约化引导
出台《新余市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新余市支持蜜桔产业发展三十条措施》和《新余市支持牛羊及水产产业发展三十条措施》,整合优化土地、资金、贷款、贴息、保险、奖补、培训、技术、服务等系列普惠性政策,推进“优质水稻、优质瓜果、中药材、生态畜禽、特色水产”等九大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目前,全市农地经营权流转面积54.4万亩,流转率达63.4%。特色产业呈“4321”布局,即40万亩优质稻种植基地、30万亩特色果业、20万亩高产油茶、10万亩中药材。牛羊、水产发展迅猛,现有规模以上牛养殖场12家、产能11150头,规模以上羊养殖场19家、产能37000只,牛、羊存栏分别为7万头和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89%、180%,现有农业农村部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场28家,年产特种水产1.7万多吨。
绿色化生产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打好“生态牌”,走绿色循环农业发展之路。新余首创“N2N”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被省政府评为全省20个创新模式之一,成功举办了全国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会,成为全国样板。着力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创建,全市现有“三品一标”农产品达9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8个,绿色食品26个,有机农产品3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仙女湖有机鱼、新余蜜桔、分宜夏布等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
农民在青园农机大市场选购农机
产业化推进
坚持把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兴旺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强龙头、兴产业、响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32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3家、市级龙头企业144家,龙头企业年产值亿元以上的18家,10亿元以上的2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江西恩达公司年产夏布60余万匹,90%以上出口,占全国总产销量的三分之一。青园农机产业城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农机展销平台,规模突破10亿元,稻麦机动脱粒机产量占全国约60%。全市农业企业现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省著名商标35个、省名牌产品12个。
融合化发展
大力推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挖掘乡村文化和农耕文明,推进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全市共有各类乡村旅游点近百处,其中省5A级乡村旅游点3个、省4A级乡村旅游点6个。下保村、昌坊村、凤凰湾、锦园等乡村旅游点成为市民休闲的“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