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69349606
 

“农牧结合、修复盐碱地、培肥土壤现场观摩研讨会”在白召开

   2021-10-11 中国吉林网白城站2710
核心提示:为提高土壤肥力,寻找盐碱地生物修复有效办法,推进白城燕麦产业更快更好发展,2021年10月10日,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

为提高土壤肥力,寻找盐碱地生物修复有效办法,推进白城燕麦产业更快更好发展,2021年10月10日,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主办,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长春新牧科技公司承办的“农牧结合、修复盐碱地、培肥土壤现场观摩研讨会”在白城市召开。


研讨会前,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中国农科院李培武院士,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院长李玉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白城市政府副市长赵楠,白城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任长忠共同为“盐碱地生物修复治理合作研究中心”揭牌。


随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到白城市农科院洮儿河燕麦基地进行了现场观摩。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院长李玉院士,中国农科院李培武院士等专家分别就示范展示的各种技术模式和成果进行研讨和建言献策。


最后,任长忠研究员主持了“农牧结合、修复盐碱地、培肥土壤现场交流研讨会”,他首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白城市农科院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开展的燕麦下茬复种油菜等试验研究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以及白城市农科院在开展燕麦下茬复种燕麦、油菜、红花荞麦等农作物的试验研究情况;还有盐碱地燕麦、油菜生物修复改良盐碱地研究与示范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为燕麦下茬复种模式技术推广和相关产业推进奠定了扎实的科研基础。


据了解,从2003年起,吉林省白城市农科院开展燕麦两季高效种植(一粮两草、一饲两草、两季双熟)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燕麦种植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在盐碱化土地上种植燕麦,对盐碱地有很好的生物修复改良作用。然而,随着燕麦多年多季的重茬种植,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产量下降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保证白城燕麦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亟需进一步建立起春播燕麦下茬更持续、更有效的高效复种模式,研究出土壤培肥地力和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积极探索出吉林西部大面积盐碱化土地生物修复改良、综合利用和农牧结合协同发展更有力的途径。


此次会议将进一步推动白城市燕麦下茬复种高效模式建立,对落实国家、省委重大发展战略,推进盐碱化土地生物修复改良利用能力提高、拓展农牧业协同发展有效途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联盟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联盟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