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民,都知道那是中国最大的群体,也是最穷的群体。即便是现在城镇化建设以及“农转居”,农民尚未脱离“农籍”的农民工依然是全国最大的群体。当然,如今的农民大多不从事农业劳动,而以农民工的形式在外漂泊。
中国的传统是农业,一直以来是农耕经济为主,说起民众也说“小农意识”,因为农民的思想在大多数中国人心里已经根深蒂固了。守望一份田园,守望一份土地,守望一份思念,这就是农民的情怀。
然而,个体的农业始终是小作坊经济,维持温饱没有问题,想要大的发展,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国的农民普遍都是贫穷的。有些胆大、有想法的农民也会脱颖而出,但许多却在风光后深陷囹圄。
据高碑店市公安局通报:经侦查,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孙大午等人涉嫌寻衅滋事、破坏生产经营等违法犯罪。2020年11月11日,公安机关依法对孙大午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
根据以往的案例,按照正常的发展,孙大午进去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不是孙大午第一次进去,早在2003年,孙大午就因非法集资被追究刑事责任。此次再进去的话,孙大午就是二进宫了。
公开资料显示,孙大午初中毕业后,经历过几次锻炼,发现农牧业可以发展经营。因此,在1985年,孙大午成立了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以一千只鸡和五十头猪起家。在其担任董事长期间,于1996年获得河北省养鸡状元荣誉。
创业和发展阶段,孙大午的头衔并不少,获选过保定市人大代表,担任过保定市禽蛋产业联合会的理事长,兼任大午学校校长。并在2002年10月,被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聘请为高级研究员。
作为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能走到这一步,可谓是莫大的荣耀。然而,风雨突变,2003年5月29日,孙大午被指向3000多户农民借款达一亿八千多万,随后被相关部门以非法集资罪名收押。
最终,孙大午被徐水区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名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罚金10万元。当时,这个案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金融界对案件的定性争论也相当激烈,但并没有改变结局。
孙大午的经历或许是千千万万农民创业者的缩影。办企业过程中,最头痛的往往是没钱,而又无处借贷。国有信贷机构往往对产业收益、企业还贷能力等各方面进行评估,然后果断放弃农民创建的企业。
即便有些愿意放贷,但不菲的回扣,也让本就“小家子气”的农民舍不得,所以农民创办企业过程中,往往比那些工商企业更加困难。这也导致了,一些创办企业的农民,只能把借贷的方向转向身边的人。
这也是民间借贷在农业生活的源头,先是从亲戚朋友处借,再通过亲朋好友向外人借,然而民间借贷的利息并不低,如果企业运营的好,可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农业的回报率和周期往往比较长,这样是容易出问题的重要因素。
孙大午的暴雷,能怪农民间的借贷吗?能怪商业银行的冷淡吗?或许谁都怪不了,追求利益是商业社会的基本规则,无可挑剔。只是,对于农民创业者来说,农业回报的长周期,往往容易限制企业的发展。
即便现在各种激素的存在,让农牧业能较快地有回报率,但其投入和产出的流动,往往不能赶上民间借贷的归还周期。而被认为运营成本高且盈利性较差的乡镇市场,被商业银行放弃就在情理之中。这也是农村农业发展的最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