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畜猪为先,猪粮安天下。10月21日,2021中国农牧产业(衍生品)大会生猪论坛暨首届中国生猪交易大会在我区举行。全国各地60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会聚一堂,共话生猪种质资源保护、现货交易实践、产业发展前景,共谋促进期货和现货深度融合新路径,协力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元春,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席志勇致辞。区委书记卢红作主题宣讲。区委副书记、区长高洪波主持有关活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艾亚军、区委副书记黄晏出席。
陈元春在致辞中指出,重庆是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是全国生猪、肉牛、山羊、水禽优势产区,聚集了大量畜牧科技和人才资源,畜牧产业在西部乃至全国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当前,在党中央、市委坚强领导下,重庆正依托国家高新区、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等平台,高标准建设国家畜牧科技城,在打赢生猪种业翻身仗、引领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重庆担当、展现重庆作为。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必将促进大连商品交易所与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深化合作,实现“期现”联动、“产融”结合,推动化解“猪周期”难题,助推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提升以荣昌猪为代表的重庆畜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取得更大成绩。
张玉香说,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的顺利运营和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对助推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本次大会既有宏观层面对生猪期货和现货价格的分析,也有从生猪全产业链角度和生猪期货实战角度深入探讨生猪期货交易和生猪价格等内容,是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和发展合作平台。希望大连商品交易所和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强强联手,广大农牧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着力构建生猪“产融”紧密结合、产销有效对接新格局,为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席志勇说,猪肉是直接关系广大养殖户切身利益和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产业。自生猪期货上市初期到首次交割,大连商品交易所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积极做好生猪期货市场建设和风险防范,全力保障生猪期货市场平稳运行。接下来,大连商品交易所将不断提升生猪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助力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大会举行了荣昌指数·全国(荣昌)生猪价格指数推介及发布会。卢红从“发展历程”“主要支撑”“发展战略”三方面内容,作国家畜牧科技城建设实践及发展战略宣讲。她说,国家畜牧科技城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要部分,是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荣昌将服务国家战略,擦亮畜牧科技名片,做强“一头猪”文章,以国家畜牧科技城为统揽,建好“四大”国家级平台,打造全国生猪种业发展高地、生猪技术创新高地、农牧高新产业高地、畜牧科研人才高地,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畜牧科技创新中心,助推我国从养猪大国迈向养猪强国。希望各位领导、专家、企业家继续关注荣昌、支持荣昌,携手打造国家畜牧科技城,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共同富裕贡献更大力量。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蔡萍在推介荣昌指数·全国(荣昌)生猪价格指数时说,编制发布全国(荣昌)生猪价格指数,是评议猪周期的迫切需要、发展农业产业数字经济的现实需求、提升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的创新举措、提升荣昌区域品牌的有效途径,对于应对猪肉价格波动、引导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将继续发挥牵头作用,联合各单位做好指数编制发布的日常工作,同时希望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在做实川渝能繁母猪相关指数的基础上,强化关联指数分析,率先形成全国生猪产业系列指数,成为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的“领头羊”。
大会还举行了川渝地区四家生猪产融基地揭牌仪式,为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天兆猪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巨星集团有限公司现场揭牌。
据悉,本次大会以“期现协同双驱动,助力破解猪周期”为主题,由大连商品交易所、国家生猪市场、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主办,重庆农信生猪交易有限公司、我的农产品网承办,得到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肉类协会、重庆市金融监管局、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荣昌区人民政府、西南大学、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及有关企业的大力支持,旨在共同探寻衍生品市场与生猪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方式。
中国肉类协会、国家生物饲料工程中心、重庆市金融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委、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等有关负责人,区领导潘英、程昌耀、刘治中,以及区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