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库伦旗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以发展肉牛、特色种植产业为突破口,推动农牧业发展导向由数量增产向提质增效转变,形成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全旗农牧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产业兴、百姓富。
这两天,扣河子镇西下沟村村民王子新家正忙着把割好的荞麦运到家中晾晒,打荞麦。过去他家的荞麦、谷子等农产品主要以卖原粮为主,种植产量低、品质不高、价格又低。去年开始,通过村上的耕耘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真正享受到了专业合作社带来的实惠。
王子新说到,他们家今年种了20多亩荞麦,一亩地能产350-400斤,以前荞麦打完直接卖,今年荞麦打完以后通过合作社,加工成荞面,然后再卖,这样收入还能多点,也不用为销路发愁。
扣河子镇西下沟村耕耘农机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月份成立,现有社员40多人。合作社根据当地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有效整合土地资源,以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荞麦种植面积达600多亩,为农户提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一体化服务,减轻了农民耕作负担,节省了劳动力,促进农户增收。
耕耘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轩说,去年自己加工,自己销售,一斤荞麦出7两面,一斤面卖八元钱,一斤荞麦相当于卖5元钱,荞麦原粮就后价格就翻倍了,原来每亩地挣五六百元钱,加工卖了之后,每亩地就能卖1500元左右。
合作社不断提升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中化、组织化程度,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打牢基础。
呼和巴拉是额勒顺镇赛音塔拉嘎查农民,家里以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家里牛比较多,人手还少,呼和巴拉不断总结养殖经验,转变养殖方式,将母牛和牛犊进行分圈饲养,精养育肥将传统养殖和短期育肥的方式结合起来,把高质量的基础母牛保留下来,将牛犊进行短期育肥,三到四个月快速出栏,这样不仅节省了人力和饲草料,还让他快速见到了收益。
呼和巴拉说,现在他们家有80多头牛,计划牛存栏达到80头左右,出栏20多头,一年纯收入能达到4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