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月9日)A股三大股指全线高开,盘初急拉之后,股指迅速走弱,沪指更是跳水翻绿,而创业板指则相对走出强势震荡格局。从盘面上来看,轻指数重个股行情延续,储能、电力、特高压等板块卷土重来,农业种植、军工等相关标的强势拉升,局部赚钱效应仍存。
光大证券提到,目前随着流动性保持稳定,赚钱效应趋于平稳,市场波动率明显降低。投资者可以两手准备:一方面投资者现在可以围绕前期强势,明年景气维持或改善的思路进行提前布局,如科技半导体、新能源的细分化工;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提防由于增量资金匮乏,局部利空引发市场调整的可能,则可以布局消费、军工等防御性板块。
在当前A股热点分散,板块轮动加剧背景之下,隐藏了可能的投资机会,精选部分机构研报,我们来一起看看到底有哪些主题,可供参考。
【主题一】农业种植
东方证券提到,尽管当前小麦库存总量充足,处于历史高位,但从供需形势来看,小麦仍处于紧平衡。供给方面,自9月下旬以来,我国北方地区遭遇持续阴雨天气,造成大部分土壤偏湿、部分地区农田积水,导致小麦播期大幅推迟,后期小麦有减产可能。需求方面,玉米和小麦的价差波动导致小麦的饲用需求上升。此外,受疫情及麦价上涨影响,下游对面粉备货量增加,促使面粉厂加大对小麦的需求量,进一步推动小麦价格攀升。
华西证券指出,玉米供需缺口扩大支撑价格易涨难跌,带动主要农产品价格维持温和上涨趋势,种植产业链迎来景气向上周期。近年来,种业发展受到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种子振兴行动方案》的提出、《种子法》的修订、国审稻/玉米品种审定标准的提高等有力措施落地后将极大优化种业经营环境,利好研发实力强劲的优质种企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此外,四季度为农业政策密集发布期,板块有望迎政策催化,重点关注转基因品种审定办法的推出。具体标的选择方面,我们依次推荐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万向德农、苏垦农发、农发种业、大北农等。
国信证券认为,玉米制种基地调减值得重视,看好板块周期与成长共振。一方面,2021年玉米制种基地受高温天气影响显著减产,预计行业整体或将提价 20%,且头部企业将优于行业。另一方面,先正达上市催化临近,看好转基因落地预期,期待转基因落地带来种业格局重塑,种业将迎来周期与成长共振。

【主题二】军工
财信证券指出,三季报的披露进一步验证了“十四五”期间军工行业的高景气度,虽然均衡生产已成趋势,但根据军工企业业绩释放的传统惯性效应与存货增长情况来看,预计其第四季度业绩在环比上或仍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在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必将加快先进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军工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景气度持续提升可期,建议积极加仓。短期看,首先,军工行业三季报表现依旧靓丽,相关子领域业绩增长基本符合预期;其次,周边局势紧张升级,市场相关预期进一步拉近,投资风险偏好有望提升;再次,估值分位数约65%,提升极限远未到来。中期看,产能瓶颈破除助力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未来三年快速增长依然可期。长期看,建军百年目标近在迟尺,“百年变局”加速行业发展有望迎黄金时代。
安信证券表示,军工板块目前动态PE在69倍,但板块内存在一定业绩分化,部分公司市盈率经过前期回调已在30倍左右,当前多数业绩增速较快的标的估值已回归至合理甚至偏低的范围,我们预计后续不排除有上升空间。其中,主机厂标的受益“十四五”航空航天装备景气度上行,长期空间有望打开,或享有高端装备制造估值;国企零部件业绩增速预计将维持在20%以上;新材料标的中以高温合金、钛合金、碳纤维复材标的为主,业绩成长突出,典型公司未来3年或维持30%附近增长,有望享有较高估值容忍度;信息化标的具备一定TMT属性,整体估值水平较高,但细分方向较多,且各有分化,如元器件及红外芯片等方向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且部分公司预计2021年增速有望达到40-50%,仍有望享有估值溢价;民参军多采用分部估值,或具备一定弹性空间。


【主题三】电力
华金证券指出,碳中和背景下,随着以电价形成机制改革为核心的电力改革推进,电价上涨趋势将不断明朗。未来火电企业或将迎来上网电价、发电量齐升的良好局面,业绩估值有望戴维斯双击。煤电基准价作为新能源电价的挂钩基准,也将为绿电价格的长期上台阶夯实基础。同时,由于新能源在各省能耗总量考核中具备一定灵活性豁免额度,绿电的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估值也将受到整体电力板块景气的提振。推荐兼具分布式光伏及建筑节能的综合能源管理国家队南网能源,推荐管理层激励已完成的垃圾发电第一梯队运营商瀚蓝环境等。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电价上浮限制放开,电力有望逐步回归商品属性。由于能耗双控、煤价高企、来水偏枯、天气异常等因素导致全国多地电力供应紧张,而进入冬季后主要流域来水将进入枯水期,水电出力难有明显好转,风电、光伏出力也会受限,火电面临着较大保供压力。随着多地持续加大煤炭保供力度,以及发改委推动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电力资源有望逐步回归商品属性,电力运营商也将价值重塑。
安信证券提到,多省快速推进市场电价上浮政策,电力板块持续利好。继山东和江苏开展煤电市场交易后,日前河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的通知,称自2021年10月15日起,省内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市场,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原则上不超过 20%,高耗能企业和电力现货价格不受上浮20%限制。同时,全面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仅保留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目录销售电价,工商业用户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主题四】储能
国融证券提到,储能政策下半年密集发布,行业有望迎来高增。2021年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第一个国家级储能政策,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到规模化发展转变,2025年储能规模要达到30GW以上,随后发改委又发布了完善了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鼓励工商业用户通过配置储能、改变用电时段来降低用电成本。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通过自建或购买的方式配置储能或调峰能力。随着新能源在电力供应中占比快速提高,储能作为调节电力平衡的重要手段进入到爆发阶段。
英大证券指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双碳标准不断完善将持续推动新能源发展。新型储能行业,政策不断完善,市场化并网打开储能需求空间。广西、河北两省发布风、光发电市场化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广西要求市场化项目配置不低于项目20%(少部分15%),连续储能时长不低于2小时的配套储能;河北要求南网、北网市场化项目配建调峰能力分别不低于项目容量10%、15%,连续储能时长不低于3小时;配建调峰能力应与市场化并网项目同步建成投产。预计其他省份后续将陆续发布相应的市场化并未开发计划,自建、合建、购买调峰能将成为必要条件,将快速拉动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行业的市场需求。
另外,东方证券认为,多地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峰谷电价差拉大有利于储能产业发展。10月12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社会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指出,非市场化电量在目录丰枯电价基础上,峰时段电价在平时段基础上上浮50%,谷时段在平时段电价下浮50%;市场交易电量以当月电能量交易价格为基准,峰时段电价上浮50%,谷时段电价下浮50%;每年1月、5月、11月、12月的每天10:30—11:30、18:00—19:00时共2个小时执行尖峰电价,电价水平在本月峰时段电价基础上再上浮20%。而峰谷价差套利是储能产业最广泛和最重要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拉大尖峰电价,无疑是对储能产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