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灌南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创新财政支农手段,立足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两大基本点,促进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能。
一、加大财政投入,用好政策红利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切实完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保障体系,优先保障财政对三农资金的投入。因地制宜整合涉农资金,解决涉农资金多头管理、重复使用、投入分散以及效益欠缺的问题,合理确定项目支出安排的重点和方向。同时,加强项目申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为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补贴惠农力度,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严格执行中央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常态化实施水稻、小麦等补贴,加快补贴兑现力度,推进农机具购置补贴,优化补贴结构,确定合理的补贴比例,及时将符合当地农作物生产的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注意夯实农业发展后劲,推行项目带动战略,完善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和配套措施,做到储备一批项目、争取一批项目、实施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档次,强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内在动力。
三、加快科技攻关,构建信息化网络
积极安排财政资金引领投入农业技术推广;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应用率、转化率和贡献率;建立健全完善县、乡两级农业科技网络、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