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而构建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实现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指出:“坚持特优方向,积极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持续推进省级三大战略、五大平台、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全产业链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的核心是推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模式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还能提升农业对其他产业和农户收入的辐射带动效应,尤其是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对进一步形成企业新的价值链和盈利模式、拓展农民创业就业空间以及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全产业链的培育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发力。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既要使农业产业链条向前向后延伸,也要对产业链中的每一环节加以拓宽,不断增强农业产业链的竞争力。我省山多地少、地貌多元、气候多样,这种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围绕“特”和“优”延链、强链、补链,做足做好乡村振兴文章。
以大战略引领、大区域布局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扎实推动山西农谷、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运城(临汾)水果出口平台“三大省级战略”建设,积极构建“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平台,以平台倒逼、引领、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以拳头产品为内核,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促进全要素集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以大项目支撑、大龙头带动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统筹布局实施一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的项目,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培育壮大一批市场主体,认定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广泛参与,一体化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不同产业的领军主体方阵。
以大市场定位、大品牌赋能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在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中找坐标,统筹拓展线上、线下市场,国内、国际市场,积极推动特优农产品走出去。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让每一个产业都有地标,让每一个区域都有名品,讲好山西农业品牌故事。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答好农业全产业链这道“必答题”,打造符合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全产业链,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