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市2021年十大民生实事“交卷”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合作市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尽心竭力办好民生事业,通过实施一项项民生工程、解决一件件群众期盼,赢得了一声声好口碑,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村组道路建设项目
为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当地发展致富的步伐,总投资9783万元实施了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其中:投资4566万元改建麻布索那至参木道公路13.8公里,投资5217万元建设香拉—尕扎村道、一合尼村道等村组道路14条57公里。通过项目的实施,彻底解决了农牧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实现了自然村组道路硬化全覆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强有力的交通基础,已成为“问民意、得人心”最满意的民生实事。
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
始终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主要资金围绕“生态”聚集、主要成果围绕“文明”聚焦、主要力量围绕“小康”聚合,投资1.04亿元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高质量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17个。一大批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建成,实现了从面子“靓”到里子“美”、“环境美”到“发展美”、“一时美”到“长久美”的转变,生态效应、发展效应、富民效应、稳定效应、示范效应持续释放,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已成为“惠民生、稳人心”最迫切的民生实事。
三、六大特色产业发展项目
紧扣“一心三区”战略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牛羊饲粮药菌”六大特色产业,投资4200万元实施万头犏雌牛养殖、万头美仁牦牛提纯复壮、万头卡加藏羊养殖、万亩优质饲草料种植、万亩高原油菜种植、万亩高产青稞种植、万亩中藏药材种植、万名农牧民增收“八万工程”,培育美仁牦牛提纯复壮、犏雌牛养殖、中藏药材、优质牧草等种养基地10个。通过六大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的实施,探索形成了“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生态畜牧业发展雏形,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新路子,已成为“谋民利、聚人心”最关心的民生实事。
四、农牧村集中连片整治项目
坚持以环境革命为总抓手,在持续纵深推进中还原生态底色,总投资2700万元实施农牧村人居环境连片整治项目20个。项目建成后,城乡环境更美了,群众幸福感更强了,“全域无垃圾”已成为领先涉藏州县、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高标准承接了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现场会、全省乡村治理现场推进会,既充分展示了乡村清洁行动和乡村治理的“合作经验”“合作样板”,也向全国全省推广了可跟可学可借鉴的成功模式,得到来自全国全省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赞誉,已成为“察民情、顺人心”最靓丽的民生实事。
五、引洮(博)济合供水工程
为促进市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水资源支撑和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生活用水、工业供水不足的问题,积极筹措项目缺口资金,加快推进总投资6.4亿元的引洮(博)济合供水工程,该工程输水总干线长31.24公里,其中隧洞2座、长18公里,建设低坝引水枢纽2座,68万立方米的调蓄水库1座,日处理7.5万方的水厂1座,引水流量每秒1.1立方米,年引水量1910万立方。9月24日引洮(博)济合供水工程实现并网供水,标志着羚城人民实现了期盼已久的引洮梦,从此吃上了纯净甘甜的洮河水,对于奋力抢占生态文明新高地、加快推进“两级突破、多点支撑”城市更新行动、全力推动合作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已成为“纾民难、悦人心”最幸福的民生实事。
六、北城区天然气集中供热工程
为促进我市城市集中供热事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城市集中供热能力和服务水平,投资9870万元实施了北城区天然气集中供热工程,新建热远程1座、热力站14座,安装3台46MW的天然气锅炉及附属设施,配套新建供热管网2*8.39公里,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99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为合作市城区提供稳定、可靠、高品质的热源,有效缓解主城区热网供给不足及供热需求增长旺盛的矛盾,实现人民群众温暖舒适过冬,已成为“帮民困、争人心”最实惠的民生实事。
七、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
为完善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投资672.8万元实施了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2个,总建筑面积1883平方米。该项目为合作市老年人提供了全托、日托照料护理服务及助餐、家政服务等线上线下居家养老服务,以及休闲娱乐、歌舞健身、精神慰藉、术后康复护理等基本服务,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了全市老年人高质量、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已成为“听民声、舒人心”最期盼的民生实事。
八、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推进城市更新,投资5802万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个,涉及住宅小区12个、居民自建房片区1个,硬化水箱厂家属院、大修厂片区道路8283平方米,新建雨水井42座、雨水口77个,安装一体化太阳能路灯77盏等。通过老旧小区改造,使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升,真正“改”靓了人居环境,“改”美了群众心田,“改”强了居民幸福感,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居住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已成为“化民怨、守人心”最需要的民生实事。
九、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为全面打响示范引领全州的羚城教育品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投资4996万元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新建市第五幼儿园教学楼4465平方米、仁多玛教学楼4937平方米及市第二小学、加茂贡中心小学运动场地及附属工程,挂牌运行教育集团9个,市第三幼儿园顺利开园招生,与西北师范大学签订了清单式教育帮扶方案,落实“市长奖学金”79.8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教学条件大幅改善,教学质量明显进步,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全市初中普通类六科合格率、以藏为主类七科合格率分别高于全州平均合格率的4.6%、23.02%,高考理科、文科、艺术类本科录取率分别高于全州平均录取率的17.51%、22.05%、13.63%,已成为“应民求、系人心”最基础的民生实事。
十、合作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为深入推进健康合作建设,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投资2.95亿元实施合作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中心项目,整合市中藏医院、妇幼保健、康养功能,建设门(急)诊楼、住院部楼、医技楼、行政后勤楼等,总建筑面积4.81万平方米,拟设床位250张。通过项目的实施,已基本建成集综合治疗、中藏医、妇幼保健、康养功能为一体的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即将实现中、西、藏医疗资源优势互补,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效能,填补合作市无市级综合医院的空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卫生医疗康养服务,2021年合作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已成为“解民忧、暖人心”最身边的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