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03094612
 

考研 | 农业硕士——农业知识综合知识点分享

   2021-12-31 腾讯网3770
核心提示:土地改革专题-《农业知识综合四》一、中国建国以来土地改革历程?(改革开放70周年很有可能会结合农村、土地改革的历程 考农村或

土地改革专题-《农业知识综合四》

一、中国建国以来土地改革历程?(改革开放70周年很有可能会结合农村、土地改革的历程 考农村或土地改革的方向等)

(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至 1952 年“耕者有其田”的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新 中国成立伊始,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施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次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开辟道路,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成长。

(2)第二阶段(1953—1956 年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改革)。1953 年,为配 合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政府再次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将土地的农民私 有制改变为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所有制,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关系。

(3)第三阶段(1958—1978 年人民公社所有制土地制度改革)。1958 年底,政府将土地的 农村生产合作社集体所有制变为人民公社所有制。1962 年,政府又出台《农村人民公社工作 条例修正草案》,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归生产队所有,人民公社所有制土地制度确立起 来。这次土地改革使国家加强了对土地和农民的控制,实现了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管制, 利用剪刀差方式支持工业化。(4)第四阶段(1979 年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1979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 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创新成功,揭开了第四阶段土地改革的序幕。这一制度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 20 世纪 80 年代粮食产量迅速增加,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发展,并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5)第五阶段(2008 年至今,新土改”允许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农地三权分置)。2008 年 10 月 12 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 权利,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此后实施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积极探索。

二、目前我国的基本经营制度、三个坚持、土地改革三条底线、土地流转原则原则?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

如何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即“三个坚持”:

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

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

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土地改革三条底线:要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

土地流转的原则:

(1)依法、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土地经营权流转;

(2)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

(3)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4)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或者资质;

(5)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三、新的《土地管理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一)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

(二)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三)明确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三十年

(四)明确了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五)明确了土地经营权可以融资担保

(六)明确了承包经营权的入股权能

(七)明确工商企业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准入监管

(八)明确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保护

(九)授权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四、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内涵与意义?

政策内涵:

(1)保持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长久不变。

(2)保持农户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长久不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集体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剥夺和非法限制。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不断赋予其更加完善的权能。

(3)保持农户承包地稳定。家庭成员依法平等享有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农户承包地要保持稳定,发包方及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不得违法调整。

重要意义或必要性:

(1)实行“长久不变”有利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行“长久不变”,顺应了农民愿望,将为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奠定更为坚实基础,展现持久制度活力。

(2)实行“长久不变”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实行“长久不变”,促进形成农 村土地“三权”分置格局,稳定承包权,维护广大农户的承包权益,放活经营权,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有利于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有利于发展多种形式 适度规模经营,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3)实行“长久不变”有利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行“长久不变”,完善承包经营制度,有利于强化农户土地承包权益保护,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4)实行“长久不变”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土地问题贯穿农村改革全过程,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实行“长久不变”,进一步明晰集体与农户、农户与农户、农户与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在承包土地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通过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合理调节利益关系,消除土地纠纷隐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 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城乡融合专题-《农业知识综合四》

一、城乡二元结构概念、表现、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 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分割的表现: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 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 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大量剩余;城乡要素流动不 合理交换;城乡资源配置失衡;就业机会、发展权、社会保障城乡不平等......

城乡二元结构产生原因:

(1)计划经济时期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以及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2)现有的农村金融政策和土地征占用制度,造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削弱了农村自我积累 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3)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不足,欠账多。

(4)农民承担较多农村公共产品支出责任,负担较重。.......

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意义或必要性?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对国家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是对我国国情农情、城乡关系的科学把握,也是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继承和升华,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

(2)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问题,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城乡要素流动不顺 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

(3)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尊重乡村发展规律,认识乡村价值的必然结果。乡村的经济价值、 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政治功能日益显现。

(4)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克服城市中心主义和民粹乡村主义的影响,增强“四化同步” 的理论自觉。

三、如何实现城乡统筹融合发展(路径)?...不能只记大标题啊,里边要点要能写出来几个

(1)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 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改革户籍制度,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改革完善农 村承包地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

(2)建立健有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机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

(3)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

(4)建立健全有利于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产业结构协调。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农企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乡村经济多 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5)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持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联盟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联盟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