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31585445
 

人大代表谈农业保险丨师鹏飞: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 加大灾后理赔力度

   2022-01-09 大河网3390
核心提示: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代表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推出《人大代表谈》系列报道,邀请8位

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代表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推出《人大代表谈》系列报道,邀请8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围绕“十大战略”和政府人大工作报告,就青少年教育、科教强省、优势再造等话题提出议案建议,为建设现代化河南积极建言献策。

师鹏飞/供图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高利国 李恒)河南是农业大省,“三农”问题一直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本次大会,省人大代表师鹏飞针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这项涉农惠农政策,带来了与时俱进的新建议。

1月7日,师鹏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地方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目前, 大部分地方政策宣传工作依赖于中标的保险公司,而非政府相关部门,导致不少农户认为这是保险公司推销的商业保险,却不知道这是国家给予补贴的一项惠民政策,造成了农民或不知投保或不愿投保的现象。此外,理赔额度相对于种养成本来说偏低,农民种养殖直接成本均高于风险理赔金额,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投保积极性。在保险政策覆盖面上,也存在局限性。目前农业保险品种有玉米、水稻、小麦、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天然橡胶、森林、青稞、藏系羊、牦牛等,但随着“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等产业模式的形成,很多地方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都不包含在政策范围内。师鹏飞解释称,种养面非常广,经常遭受自然灾害,因不在政策性保险范围内,遭受灾害也无法享受到国家政策的保障。

师鹏飞建议,首先要因地制宜确定险种,开设“一县一品”的特色政策性保险险种,既可维护农民种植习惯,又可提高生产积极性,把农业生产风险降到最低。其次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农民自愿参加保险的基础上做到“愿保尽保”,对农民不愿参保的不得强制执行,也不能采取村集体或村干部垫付保费的虚假投保办法,让惠农政策真正惠及农民。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高,师鹏飞提议,可适度提高赔付比例。最后是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教育,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渠道和方式,加大农业保险知识的普及力度,培育农民保险意识,加强农业人口对保险职能的认识,使群众认识到保险是稳定生活、恢复生产、保障经济有效运行的风险管理手段,进而自觉地参加保险,从而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和覆盖面,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发展。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