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30921246
 

“输出地”打造,提升农牧业核心竞争力

   2022-01-17 青海日报3280
核心提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空气土壤无污染,病虫害少,天蓝水清、草绿地净,又因昼夜温差大、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空气土壤无污染,病虫害少,天蓝水清、草绿地净,又因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土壤成分富含硒元素,为原料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这些都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

        但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创新应用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等问题也成了青海农牧业发展的桎梏。只有通过打生态牌、走特色路、抓优势区、吃精品饭、做全产业链,实现生产绿色化、产业特色化、产品优质化、经营品牌化,全面提升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才是做优做强绿色有机农牧产业的根本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海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是在对省情基本研判基础上,为青海农牧区乡村建设描绘的顶层设计,是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实践的行动指南。

        经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快速发展,当前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农畜产品品质。一方面满足国内大市场对农畜产品品质的需求,另一方面倒逼农牧业竞争力在品质层面的改善,以品质换市场效益、以价值链建构倒逼产业竞争力,形成“以高价格覆盖高成本,以高品质支撑高价格”的发展道路。因此,未来青海省农牧业发展势必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打造输出地是高站位、高起点设计理念,更有利于农牧业在市场区分、产品开发等领域大显身手,加快打造不同于以往的新销售渠道,形成新的市场品牌和市场需求,利用好输出地平台以促进青海特色畜产品与国内外市场有效对接。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基础在种植养殖业。在符合绿色有机标准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种养结构,建设优势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升级设施装备,增强抗灾能力。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实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就地就近转化增值。

        输出地建设覆盖全省,指导长远,用输出地建设统领农牧业发展,有助于加快推进农牧区互补、种植养殖业结合、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农牧循环发展和绿色种植养殖水平,促进实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共赢”。

        全省一盘棋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让农牧业生产有了更加明确的市场方向和产品导向,有利于通过市场途径培育农牧业产业新主体、新动能、新业态,以股份改造、产业融合、利益联结、平台经济等方法优化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将绿色有机作为农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有利于农牧业走创新驱动发展路子,通过高品质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市场需求,加快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