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空气土壤无污染,病虫害少,天蓝水清、草绿地净,又因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土壤成分富含硒元素,为原料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这些都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
但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创新应用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等问题也成了青海农牧业发展的桎梏。只有通过打生态牌、走特色路、抓优势区、吃精品饭、做全产业链,实现生产绿色化、产业特色化、产品优质化、经营品牌化,全面提升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才是做优做强绿色有机农牧产业的根本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海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是在对省情基本研判基础上,为青海农牧区乡村建设描绘的顶层设计,是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实践的行动指南。
经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快速发展,当前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农畜产品品质。一方面满足国内大市场对农畜产品品质的需求,另一方面倒逼农牧业竞争力在品质层面的改善,以品质换市场效益、以价值链建构倒逼产业竞争力,形成“以高价格覆盖高成本,以高品质支撑高价格”的发展道路。因此,未来青海省农牧业发展势必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打造输出地是高站位、高起点设计理念,更有利于农牧业在市场区分、产品开发等领域大显身手,加快打造不同于以往的新销售渠道,形成新的市场品牌和市场需求,利用好输出地平台以促进青海特色畜产品与国内外市场有效对接。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基础在种植养殖业。在符合绿色有机标准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种养结构,建设优势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升级设施装备,增强抗灾能力。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实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就地就近转化增值。
输出地建设覆盖全省,指导长远,用输出地建设统领农牧业发展,有助于加快推进农牧区互补、种植养殖业结合、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农牧循环发展和绿色种植养殖水平,促进实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共赢”。
全省一盘棋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让农牧业生产有了更加明确的市场方向和产品导向,有利于通过市场途径培育农牧业产业新主体、新动能、新业态,以股份改造、产业融合、利益联结、平台经济等方法优化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将绿色有机作为农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有利于农牧业走创新驱动发展路子,通过高品质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市场需求,加快农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