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30654662
 

新疆喀什莎车县:荒戈壁成为增收致富“金戈壁”

   2022-01-19 光明日报3490
核心提示:冬日,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机场北侧的戈壁产业园内,数个排列整齐的蔬菜瓜果温室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格外显眼。温室大棚里的西红柿

冬日,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机场北侧的戈壁产业园内,数个排列整齐的蔬菜瓜果温室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格外显眼。温室大棚里的西红柿、辣椒、白菜枝叶舒展,长势喜人。


“每天傍晚6时起,一辆辆货车将装箱的新鲜蔬菜运往周边城市的批发市场。”莎车县戈壁产业园负责人魏兴亚说,过去不起眼的荒戈壁,如今成了托起群众致富梦想的“金戈壁”。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的莎车县是新疆人口第一大县,也是2020年新疆最后10个脱贫县之一,茫茫戈壁曾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莎车县全域人均耕地仅为两亩,当地在发展中明确,“发展设施农业不能占用现有耕地”。为突破资源瓶颈,让劣势变优势,当地因地制宜提出向广袤戈壁要土地、要就业、要增收、要产业、要效益的发展思路。


“我们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和戈壁资源,规划了面积达2万亩的产业园。经过8个月的会战,在戈壁滩上建成4000座标准温室大棚、良种繁育中心、生猪蛋鸡养殖基地、林果基地,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见效。”魏兴亚介绍。


然而,向戈壁要产业并非易事。今年3月,莎车县数千名干部群众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进军戈壁。针对戈壁滩缺土问题,建设者们将城区建筑工地外运土方和渠道清淤土方拉运至大棚内,下挖一米回填,解决种植所需土壤;针对缺少技术难题,采取“党员与群众结对”“技术员与种植户结对”的办法,引入水肥一体化、节水滴灌、膜下滴灌等技术,建成一批、生产一批。


如今的戈壁产业园里,自动卷帘、自动放风、水肥一体机等设备应有尽有。智能化管理,让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身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式农民。


“智能化管理能够保持蔬菜高质高产。”魏兴亚告诉记者,产业园先后从山东聘请了12名蔬菜种植技术人员,通过“师带徒”已累计培养出190名本土技术员。产业园优先聘用家庭困难群众管理大棚,并用大棚承包租金收益给困难群众分红。


今年8月,莎车县佰什坎特镇仓巴扎村村民麦麦提尼亚孜·艾海提走进戈壁产业园,承包了两个大棚发展蔬菜种植。“每天早上,我都要打开手机上的‘有人云’软件,查看蔬菜长势,记录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根据天气状况,利用大棚外的机械臂自动升帘降帘,并操作水肥一体机调节施肥和浇水数据。学会了自动化农业设施和管理技巧,种菜高效得很。”他告诉记者,自己大棚内的首茬辣椒产量达4吨,除去种植成本,一个大棚年纯收入近5万元。


目前,莎车县戈壁产业园已解决3000人就业,每个大棚年均收益在3万元以上。在科技支撑下,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戈壁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戈壁”。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