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已过,岛内鸡蛋荒的现象与阴影却挥之不去,台“农委会”好像只在意过年前后蛋价与蛋量的平衡问题,却不在乎平常的稳定性,实在是短视至极。
引起此次鸡蛋荒原因,虽各方提出不同的原因,大体上呈现农业政策的失职。首先,是农业预警制度的失能。其实早在2001年,台湾中兴大学就协助农政单位和养鸡协会,建立鸡蛋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预警制度和价格稳定基金,但年久失修或已废除,加上农政单位人事更迭,现已不见此制度。虽近年来有推动身分登记制度,但为何仍有冬天高丽菜的失衡?
其次,业者没有老实呈报产量。如这次蛋荒,就有报载蛋商囤积蛋量,因此公部门要查访蛋商。
第三,是公部门和业者迷恋“补助”的糖果。多少年来,每有农产品产销失衡,农政单位或民代不是上电视展示“吃”的模样,就是释出巨额补助,尤其近两年来更有多次补助举措。而这次补助蛋鸡场饲养中鸡,简直是破坏蛋种鸡场、中鸡场及蛋鸡场之间的供应链,何况很少有蛋鸡场具有这些技术和设备。
由这次危机,加上这几年的产销失衡,有机会带给台湾农业政策新的方向或转机吗?已多少年没看到农政单位配合经建计划,提农业四年或更长期计划,现在是契机。农政单位是否要现在就启动明年为期四年的农业政策新方向呢?现正是良好的契机。
这些农业政策契机建议包含下列方向,首先,为因应联合国气候变迁协议,农业部门要就:一、农渔牧业各产品部门检讨减碳时程;二、如何利用农业(农村)地区废弃物,如厨余;另动物排泄物和废弃物处理,一来减少碳排,也能增加发电和绿肥生产。
其次,产业价值链整合,即整合农业部门各产品供应链,可透过改造相关产品生产(运销)合作社场,但农政单位也应尽速制订运销训令或协议会的法规。
第三,农业行政、业者组织及农场(农企业)等,需利用资讯科技,如产销预警机制可用大数据与统计分析完成;业者组织之资讯传递和整合,亦需应用资讯科技,实际上,业者组织可参酌农产品批发市场营运机制,处理会员与农政单位资讯连结和发布,作为预警前置工作基础;公部门应积极辅导农场(农企业)应用人工智慧和资讯科技,建立智慧农业愿景;这些资讯科技的应用,就是建立农政单位和业者资讯的互享平台。
第四,必须依赖各级农政人员和相关业者,否则不克为功;各改良场所已设置“农民学院”,应调整对农民和相关业者训练重点,宜加入“策略管理”领域训练内容,且训练对象应纳入各级农业行政人员。
经过这次蛋荒危机的冲击,农政单位和相关业者该醒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