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30920241
 

化肥农药正确使用和病虫害防治,农业科技水平进步很快

   2022-03-10 sy爱跳舞53330
核心提示: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一些人呼吁普及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机械化能帮助农民致富吗?有些农业机械可以减轻农民的劳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一些人呼吁普及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机械化能帮助农民致富吗?有些农业机械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些则可以节省劳动力。毫无疑问,前者应该得到大力支持,比如联合收割机和农用拖拉机。但对于后者,真的没有太大意义。



中国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等于零。采用了先进技术,省下来的劳动力在农村还是无所事事,还要付出机械化的各种成本,得不偿失。让一个农民干两个人的活,就多了一个闲人。目前,我们需要想办法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有工作。可以得出结论,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之前,农业机械化的经济效应是有限的,帮助农民脱贫的效果并不显著。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有人说,在农业增长方式上,“必须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注重发挥农村劳动力丰富和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的同时,还要加大科技进步力度,不断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有机构成,使农业从根本上摆脱高产低效的羁绊,实现高产优质高效”。近年来,通过良种选育、化肥农药正确使用和病虫害防治,农业科技水平进步很快。



然而,将中国农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值得商榷的。还是那个老问题:你用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做什么?许多学者指出,解决农民低收入问题的关键在于逐步实现城市化。无疑,这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并非如此。以美国为例。300年前,美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和牧场。随着工业化进程,大部分人口向城市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目前仅占总劳动力的0.8%。然而,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自然资源匮乏。



所以中国的城市化肯定和西方国家不一样。在可预见的未来,大量人口将留在农村地区,以农业为生。还有人建议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走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工业和服务业能否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2009年,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创造了1100万个就业岗位。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相比,这个数字还不到一个零头,乡镇企业得到大力发展,2008年为15451万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然而,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问题不在于乡镇企业本身,而在于市场饱和。乡镇企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充斥市场,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供大于求的部门有82个,没有供大于求的部门。在这种形势下,许多乡镇企业倒闭了。现有的乡镇企业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的挑战。如果不提出具体的措施,那么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话。有些人主张农村工业化。通过规模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受市场需求制约,很多农副产品不具备规模效益,稍微多一点就卖不出去。



一些名贵的中草药,如当归、党参等。一旦量产就卖不出去,价格暴跌。再好的中药材,也不能当饭吃。80年代君子兰很值钱,一盆君子兰甚至能卖到上万元。后来种植君子兰的人多了,价格稳步下降。君子兰和其他花没什么区别。几年前,长江三峡库区移民时鼓励农民种植柑橘。如意算盘打得挺好:一个柑橘能结多少橘子,能卖多少。三峡两岸的山坡很快就被橘子覆盖了。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