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30868579
 

把好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2022-03-10 农民日报3260
核心提示: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一项新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来到田间地头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其过程中离不开千千万万农业科

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一项新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来到田间地头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其过程中离不开千千万万农业科技人员的推广指导工作。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围绕如何做好基层农业科技工作发表了看法。

“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很多,但是在一些乡镇很难找到农技推广人员。”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总经理孙斌指出,现在的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管道不通的问题,其中乡镇一级的农技推广机构建设较为薄弱是主要症结。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不高,让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推广到乡镇就遇到了断层。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莉同样认为,打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关键点在于乡镇。

“以畜牧技术推广为例,目前,全国县、乡两级独立设置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的不足一半,县级独立设站占比不到50%,乡镇级独立设站占比仅为20%左右。”张莉指出,目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不健全,乡镇一级大多成立农技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日常的技术推广服务工作难以延伸到基层,阻碍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破解目前的问题?张莉认为,应着眼于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她建议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加强市、县(区)、乡(镇)三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推行“管理在县市、服务在乡镇”的管理模式,把乡镇推广机构的人财物支配权收归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基层技术推广的职责和岗位,通过整合机构、明确职能、充实人员、健全制度,完善技术推广体系。

队伍建设也是痛点。专业技术人员“留不住”“招人难”、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对此,孙斌建议,实施农业院校农技推广专业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同时提高县、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福利待遇,适当放宽职称评定条件,改善农技推广人员工作条件,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

脱贫攻坚期间,全国各地选派科技特派员赴贫困地区开展服务,涌现出一批“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优秀典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依然需要科技特派员发挥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孟平红认为,新时期新需求下,科技特派员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早已不仅仅是‘种地’的问题。农户在品种选择、栽培规范、加工标准、质量安全等多方面有科技需求,需要科技特派员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具备综合知识技能的科技特派员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科技特派员多以委派方式,未能真正实行双向选择,导致科技特派员和企业、农民之间难以达到契合,并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真正需求,使科技特派员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对此,孟平红建议,应由省级有关部门牵头,建立由农业农村、林业、金融、生态、法律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数据库,为产业发展链条中的突出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成为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开展工作的坚强后盾。吸纳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进入科技特派员队伍,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使技术把脉更精准,更能契合当地产业的结构调整。建立网络平台或大讲堂,录制技术培训课件和把技术小视频上传云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服务,提高技术服务质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