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30866724
 

詹纯新:用新技术赋能农机和农业的升级发展

   2022-03-11 大众证券报3530
核心提示:  “农机和农业要抓住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颠覆性新技术发展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在2022

    “农机和农业要抓住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颠覆性新技术发展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000157)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建议,用新技术赋能农机和农业的升级发展。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取得了显著成就,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及问题。“农机装备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尚处于起步阶段,新技术在装备和农艺上的融合应用滞后,农机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不足”,詹纯新认为,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待破解的难题。


  据了解,截至2020年,我国智能化高端农机在农机总体规模中占比不到10%,高端农机不足制约了农机装备的产业升级,也制约了智慧农业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农机装备技术水平待进一步提升。在农艺科技方面,也存在着基础研究和应用模式创新不足、数据采集运用相对落后等问题,农艺科技含量亟待进一步提升。此外,从农机装备端到生产应用端,再到管理平台端,还没有实现端对端的打通,尚未形成“天、空、地、人、机”五位一体的全程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农业体系,农机装备企业、智慧农业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之间的融合创新也需增强。


  当前,在以新能源、新数字等新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下,我国在电池电机、工业互联、人工智能、5G通信等领域已经形成新的技术产业优势。詹纯新委员提出,加速将其应用到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之中,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技术不足的瓶颈,实现换道超车;并从市场端、制造端及顶层设计端提出了助推农机和农业升级发展的建议。


  具体而言,在市场端,优化农机购置和应用补贴政策,完善补贴兑付方式。要削减对低端农机的补贴,加大对智能农机、大型联合收获机、动力换档拖拉机等先进农机的补贴。在制造端,大力支持企业的高端农机研发。从立项、试制、试销到批量上市,要有相关支持政策引导,增强企业研发动力。在顶层设计端,把农机农业的融合发展,纳入到乡村振兴总体战略。 龚斯轩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