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今年,呼和浩特市将新增规模化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规模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完成2350亿元、增长9%。提升农牧业科技水平,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农牧业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
农业发展还需要走一条提质增效、提升农产品(6.150, -0.01, -0.16%)附加值的道路,通过支持品牌打造、绿色发展、科技研发等,从泥土里、从农产品中“掘金”。近年来,呼和浩特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发布“敕勒川味道”区域公用品牌logo。今年,呼和浩特市明确了将持续开展“敕勒川味道”品牌宣传,扩大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的计划,让“敕勒川味道”香飘千里。
清水河米醋被列为“敕勒川味道”美食名录。走近清水河县窑沟月盛香坊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就能闻到一股甜甜酸酸的气味,厂长石均小告诉记者,“蒸、酵、熏、淋、陈完成后,手工酿造的醋还要进入生产线通过实验室的各项检验,确定各项指标达标后进入无菌车间进行灌装。”
窑沟乡是清水河县米醋的主要产区,依托近万亩小香米种植基地的绿色基因,清水河县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2018年,清水河县窑沟乡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米醋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月盛香”这一商标,成功申请了清水河米醋的地理标志认证。借助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内涵的“两品一标”品牌效应,让窑沟乡的米醋走出了大山,走向了更远。
如今合作社周边村镇千余家农户生产米醋,石均小告诉记者:“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对我们产品的销售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在线上销售这块,效果特别明显,因为我们的品牌效应也促成了我们和京东合作,去年我们生产了近300多吨的产品,销售金额达到120多万元。”
产业链“链”出了经济的发展,最终“链”出了农民的好日子。依靠清水河米醋的品牌,清水河县窑沟乡后场村村民刘秀莲家年收入增加了近万元,无论是儿子娶媳妇还是女儿上大学,老两口多了一份衣兜宽裕的底气。
这是呼和浩特市提升农产品品牌的一个生动案例。过去一年,呼和浩特市新增“两品一标”产品23个,17个农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产品目录》,“敕勒川味道”荣获“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品牌”之一,更多土特产拥有了姓名,更多农民因品牌化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