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清镇市召开2022-2023年省派农村科技特派员见面对接会,这标志着2022-2023年科技特派员工作正式启动。清镇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国鉴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8名科技特派员及其驻点乡镇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此次省派农村科技特派员见面对接会,努力探索了多种新的工作模式,农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路径更加宽广。一是探索“双挂制”,即以各乡镇的产业发展和需求为导向,充分借助每个特派员的专业优势,结合实际可以交换挂帮点,从而更加高效帮助乡镇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二是探索“团队作战制”,即依托政府的桥梁作用,依靠各科研院所的资源,由行政团长协调,技术团长牵头,实行“双团长”联动制,各团员配合,共同形成合力,共同借助团队专业技术的优势力量助力8个乡镇的发展,为乡镇农业发展“把脉问诊”,这告别了以往单兵作战的方式,科技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清镇市科技局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围绕“枫蔬果畜茶”五大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作用,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打通企业与政策的堵点,将科技工作传导到基层、企业“末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截止目前,建成“贵州清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贵州清镇畜-果-药生态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家,“清镇市绿色蔬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清镇市现代高效畜草生态循环示范园区”等贵阳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8家。共选派科技特派员23名到清镇市开展技术研究及技术指导服务,共同实施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类别项目20个,引进新品种 20多个,组织开展技 术培训1800余(人次),推广新技术20多项,直接服务农户1500余户,带动辐射3000余户。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科技局将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持续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将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一是提升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实施科教兴农,加强优势特色物种性状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畜禽繁育饲养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强化绿色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化推广。重点加强主导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水平,建设相应产业的良种繁育基地、产品创新研发中心、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等,加快构建支撑全市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支持力度,积极推进财政科技投入向农业科技倾斜,建立以市场竞争方式购买农技推广服务的机制,提升农业科技财政投入比例。提高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以乡镇或者农业园区为单元完善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夯实农技服务设施。建立科研人员、科研单位、企业等参与农业科技研发的双向流动机制,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搭建以企业或农村合作社为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主体的成果转化模式,加快实现农业专业化和产业化。二是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在强化夯实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提升乡村网络服务水平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汇聚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信息,满足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数据需求,推动智慧农业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在全市9个乡镇181个村已实现光纤宽带网络、4G基站以及益农信息社等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施农业物联网种养示范基地工程,加快5G基站建设,继续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