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30994481
 

遵义:把保障粮食安全需要的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2022-04-08 天眼新闻3130
核心提示:“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清明过后,趁着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遵义各地水稻育秧如火如荼开展。在湄潭县鱼泉街道鱼合居“稻+N”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清明过后,趁着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遵义各地水稻育秧如火如荼开展。

在湄潭县鱼泉街道鱼合居“稻+N”粮食示范基地里,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村民正忙着摆放秧盘、填补基质,随着水稻育秧播种机的连续作业,不一会儿,一个个装有水稻种子的育秧盘就下了流水线进了育秧田。

在绥阳县旺草大坝,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做好水稻药剂拌种、机械播种和秧床管理。“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大力推广水稻钵苗育秧技术,对提升秧苗质量、提高水稻抗性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喜欢。”绥阳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张文选说。

据了解,这些高效的机械化钵盘播种技术和润湿秧田双膜育秧模式不仅在壮苗提产上有突出作用,更是为下步水稻移栽机械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遵义市大力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模式,拟创建5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5万亩区域发展。

在桐梓县花秋镇李平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正在大规模推广,农户种植积极性高,农技技术干部手把手指导、一对一帮,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实践中找产量突破、找技术突破。

“玉米不减产,多种一季豆。把传统的大豆-玉米套种再深化,通过两行小株距密植玉米带与2-6行大豆带相间复合种植,让套种实现最佳效益。”该市种植业发展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胡朝凤在粮油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云上培训课堂中说。

目前,遵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干部、乡镇农技人员、粮食种植大户等开展了农业技术云上培训,重点就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水稻无纺布钵苗育秧技术、玉米“一增五改”、水稻“两增一调”、油菜轻简化栽培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学习,共计2000余人次参加培训。

从线上教学到线下指导,遵义市农村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揭良波正带领技术小分队在汇川区泗渡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

为全面压实工作责任,该市、县、乡党政领导领办粮油基地,三级农技人员联合办示范、分片帮扶等模式,落实市领导领办800亩以上粮油示范点4个,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领办500亩以上粮油示范点59个。与此同时,该市级组建了15支工作组、8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大力开展高产技术推广,围绕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通过线上线下累计开展水稻无纺布钵体育苗、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培训12.8万人次。

“农业关键技术提升是保障粮油安全的重要支撑。大力推广农业技术新模式,必须培养好农业技术干部队伍,推动当好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和技术推广的实干家。”遵义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当前,该市正在开展水稻、玉米、大豆种植技术及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并通过实施“揭榜挂帅”开展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全力保障粮油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农技术队伍建设。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