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巩固粮食生产发展好势头,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按照《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实施方案》任务要求,今年我市在6个粮食生产旗市打造12个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区,因地制宜推广优质高效种植技术。全市各级农牧技术推广部门积极推进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加快推动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全市12个示范区中,玉米3个、小麦2个、大豆4个、水稻1个、马铃薯1个、油菜1个,每个示范区1000亩,包括技术攻关区、评比展示区和示范推广区三个区域,集成“五统四控三提两增”技术模式(“五统”: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四控:控肥、控药、控水、控膜;三提:提升化肥、农药、水资源利用效率;两增:增产、增效),实现标准化生产技术全覆盖,示范推广先进技术模式,同时示范区内结合种业、耕地、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内容开展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储备一批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春耕备耕以来,各级农牧技术推广部门组成了技术专班。春播前,确定示范区主体,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加强品种优选,强化肥料保障,为春播顺利开展做好了前期保障;播种期间,深入示范区田间地头开展服务指导、全程技术把关,解决播种期间存在的问题。5月10日起,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分3个技术指导组深入各示范区全程跟踪播种。目前,各地均按照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实施方案有序推进,3个玉米、2个小麦、1个油菜示范区播种已完成,大豆、马铃薯、水稻示范区将陆续播种。
下一步,各级农牧技术推广部门将对示范区苗期管理、田间水肥管理、病虫草害等田间管理工作做好现场技术指导服务,严格把握时间节点,扎实推进示范区建设,确保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取得实效,积极推进我市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