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30994906
 

「农业知识」科学防治水稻“三虫三病”

   2022-05-20 南昌三农发布3820
核心提示: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在它的生长过程中常遇到多种病虫害,若不及时防治,将导致水稻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影响粮食安全生产。

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在它的生长过程中常遇到多种病虫害,若不及时防治,将导致水稻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影响粮食安全生产。在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地区,常把对水稻威胁最大、发生较普遍的三种病害和三种虫害称为水稻“三虫三病”,其中“三虫”指的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种害虫,“三病”指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三种病害。那么,水稻“三虫三病”具体有哪些特征,又该怎样科学进行防治呢?


水稻“三虫三病”特征


1.稻飞虱。分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三类,为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稻飞虱通过口针吸食水稻茎秆汁液,导致茎秆枯黄、坍塌,稻田出现“冒穿”,严重时大面积倒伏,此外稻飞虱还会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病毒。


2.稻纵卷叶螟。主要以幼虫危害水稻,缀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匿居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受害严重的田块成一片枯白,使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减产。


3.二化螟。二化螟幼虫通过蛀害水稻叶鞘、心叶、稻茎,造成枯鞘、枯心苗、白穗,成熟期造成半枯穗状虫伤株,田间常现“枯心团”,导致严重减产。


4.稻瘟病。根据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5.纹枯病。水稻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以抽穗前后最盛,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往往造成谷粒不饱满,空壳率增加,严重的可引起水稻倒伏枯死。


6.稻曲病。在水稻穗部发生,为害稻穗上的部分谷粒,特点是在包裹在谷粒外形成黄绿至墨绿色孢子球,严重时减产30%以上。



如何科学防治水稻病虫害


根据农业农村部大区预报和省、市农业农村部门预测分析,2022年我市水稻主要病虫害仍呈较重趋势,其中稻飞虱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二化螟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稻瘟病中等发生、局部重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稻曲病中等发生。为此,要科学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充分发挥植保防灾减灾在稳定粮食生产、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分析研判病虫发生趋势,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才能科学指导农户根据病虫害不同发生程度分类进行防控,对症适期用药。目前我市已建设40个乡镇病虫害监测点和1个市级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中心,配备了虫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性诱智能测报系统和高空测报灯等,病虫情报通过网络、短信、微信等多渠道发布,确保专业防治组织和农业生产者24小时内获得预警防控信息,在指导农民科学防控、安全用药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强化绿色防控。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农业防治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生态防控措施,如田边种植香根草、大豆、芝麻等诱虫显花植物,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针对二化螟可采取稻田耕沤灭螟,降低越冬螟虫基数,因地制宜重点推广性引诱剂、杀虫灯等理化诱控设备,加大赤眼蜂、稻鸭共育等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3.科学安全用药。要深入贯彻落实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在防治适期内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及时施药,选用低毒、高效、安全的农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严格遵照规范用量和安全间隔期规定用药,注重科学轮换用药。稻飞虱可选用苦参碱、金龟子绿僵菌、吡蚜酮等药剂,稻纵卷叶螟可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茚虫威等,二化螟可选用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甲氧虫酰肼等,稻瘟病可选用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稻瘟灵等,纹枯病可选用井冈霉素A、申嗪霉素、噻呋酰胺等,稻曲病可选用井冈霉素、申嗪霉素、戊唑醇等。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