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31109412
 

天涯区在抱龙村引进和推广各类农耕机具和农业技术

   2022-07-11 三亚日报数字报3310
核心提示:天涯区在抱龙村引进和推广各类农耕机具和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化”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现场。黄世烽摄今

天涯区在抱龙村引进和推广各类农耕机具和农业技术



“农业机械化”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现场。黄世烽摄



今年以来,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天涯区把备耕保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在抱龙村引进和推广各类农耕机具和农业技术,发挥组织优势,动员各方力量,成立机耕队、统防统治服务队等,从耕地、技术等方面保障粮食安全,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田间送技术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近期,为提升农户实用技术技能水平,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促进抱龙村农业机械化技术全面发展,抱龙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联合三亚市农机驾校开展了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培训包括理论知识与实操训练两部分,内容涵盖农业机械的原理与结构、日常维护保养、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标准和跨区域机收等知识。



培训班还深入到抱龙村的田间地头开展。伴随着隆隆的机械声,农机教员为参训村民进行犁地、秸秆还田以及收割等各种农业机器全程机械化操作演示,详细讲解了机械的结构性能、操作原理、使用技能以及保养常识。此次农机培训班,共有59名村民取得农机驾驶证,其中30人取得联合收割机驾驶证、29人取得拖拉机驾驶证。



“村民通过系统的农机培训,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意识,同时把新思维、新技术应用到田间地头上去,力争做一个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为抱龙村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抱龙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林浩说。



机械来助力



让地更肥村更净



炎炎烈日下,一台台收割机在抱龙村田地间来回穿梭,农户们熟练地操作着收割机。不一会儿,成熟的水稻如同“理发”般被齐刷刷推平。转眼间,成片的稻田就收割完毕。



“以前人工收割费时又费力,如今依靠机械收割,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还降低了成本。”抱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吉龙表示,原本每户村民稻田收割要一家人耗费近一天的时间,现在不到半个小时便收割完毕,大大减轻了劳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今年3月,天涯区乡村振兴局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在抱龙村原来有4台“东方红”904轮式拖拉机及配套秸秆粉碎机的基础上,再购置4台“东方红”904轮式拖拉机、2台“东方红”902农夫履带拖拉机及配套秸秆粉碎机、9台久保田收割机。



目前,共有19台农机的抱龙农业服务车队在包括抱龙村在内的高峰片区,开展秸秆粉碎还田、犁地及水稻收割服务。



通过投入机械化服务,为当地农户的秸秆回收提供了便利,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秸秆露天焚烧现象,有效防止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今年以来,抱龙村无一处火点发生。同时,抱龙村将破碎还田的秸秆作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助力改良土壤结构,起到了保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



天涯区有关负责人称,为更好地服务粮食生产,充分发挥良种增产提质作用,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市农业农村局今年6月还在抱龙村推广千亩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示范项目。下一步,该区将进一步提高全区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朝着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机械化方向迈进,为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