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从“西藏这十年”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2年6月,西藏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165家、12740家,比2012年分别增长63.4%、12倍。
这十年,西藏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益凸显。通过农牧产业扶贫直接带动23.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补上了全面小康“三农”领域产业发展突出短板。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青稞、牦牛等七大农牧产业为重点,青稞、牦牛、藏羊等十大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基地基本形成;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165家、12740家,比2012年分别增长63.4%、12倍;家庭农牧场从2012年的15家快速增加至9261家,是2012年的617.4倍。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累计获批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农业产业强镇18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分别达到52个、27个。2021年西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55.34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其中畜牧业产值常年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63.57亿元,是2012年的3.5倍。
西藏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厅长杜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为切入点,通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引进涉农经营主体,创建特色农产品(5.190, -0.02, -0.38%)品牌等举措,全区特色农牧产业优势区基本形成,主要农畜产品加工体系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牦牛转场。洛克摄
下一步,西藏将以产业兴旺为目标,以基地为依托,以企业为龙头,以品牌为引领,以融合为主题,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西藏农牧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杜杰表示,西藏将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机械化水平,围绕牲畜良种场和扩繁场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制定帮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政策,开展国家级农牧业重点龙头企业申报工作、规范提升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农业品牌体系建设,指导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打造精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对涉农经营主体的品牌规划和运营服务,建立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和产品目录;加快产业融合平台建设,积极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等产业融合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