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和县大力发展订单式农业,充分利用统一栽种,统一管理和统一收购的形式,全面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
这两天,云和县紧水滩镇大源村又迎来了高山玉米大丰收。一大早,在玉米地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已经成熟的高山玉米。今年72岁的蒋宝昌告诉记者,今天能收500来斤玉米,不仅有人上门收购,而且价格还高。“很方便的,就挑到下面村里就可以了,一斤有两块一,我这里五百斤,就有一千多元。”紧水滩镇大源村村民蒋宝昌说。
收购点内,村民们忙着将刚采收下来的新鲜玉米,进行分拣、打包、装车。这些玉米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经被省交通集团全部预定。“一年是种植两季,每季大概在100亩左右,这一季出产是在八万斤左右,那么一年呢,我们玉米的产量在16万斤左右。”紧水滩镇大源村党总支书记李乾平说。
大源村距离县城33公里,全村共有常住人口近200人,大多为60岁以上留守老人。从2018年开始,浙江省交通集团就与紧水滩镇签订了“订单农业”协议,通过企业预下订单、农户按单种植、政府服务指导、公司收购销售的模式进行运作。每年村里还会对玉米进行有机认证。
“我们这边环境是山清水秀,没有污染,所以我们的玉米种植出来的品质非常好,原来没有这个订单农业的时候,农户们主要就是自给自足,没有产生这个经济效益,那么,强村公司下订单开始以后呢,全村大概有50户左右的农户参与玉米种植。”紧水滩镇大源村党总支书记李乾平说。
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现在100余亩玉米喜获丰收,年总产值达30余万元。目前,全域“订单农业”项目已覆盖紧水滩镇7个行政村,面积约600余亩,还推出了甜橘柚、山茶油、小香薯等20余种农产品。
紧水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雨华告诉记者:“通过这个订单农业,大概能为我们整个紧水滩镇区域内的7个行政村,带动村集体收入大概是130余万元,然后村民的话,在镇域内的300余户村民,人均增收15000余元左右。”
下一步,云和县紧水滩镇将继续探索实施订单式农业运作模式,打造紧水滩镇有机品牌,让村民们在闲置的农田里种出致富金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