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掌握茂名市茂南区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现状,摸清其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准确评估外来入侵物种对茂南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影响,10月22日—23日,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联合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到茂南区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
普查队一行16人,由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李运博士带队,在市、区、镇级农业农村局业务部门的陪同下,深入茂南区9个涉农镇踏查点展开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本次普查对象主要以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病虫害和水生动物为主,普查采取实地走访、询问、面上调查的方式。普查范围涵盖耕地(旱地、水浇地、水田)、园地(果园、其他园地)、闲杂用地、镇村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渔业水域(包括河流、水库、湖泊、坑塘、沟渠等生境类型)等。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联合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到茂南区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
普查中,普查队发现外来有害入侵物种有白花鬼针草、假高粱及其他豆科类植物、红火蚁、草地贪夜蛾、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萎病等,这些病虫草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的稳定。普查队将收集到的物种信息录入系统分析,形成报告后作为辅助性指导文件。
“红火蚁是外来入侵物种,发现了要及时反映,同时及时到镇上农资店买药投杀。”“现在进入冬季,福寿螺会越冬,如果发现沟渠有福寿螺,要及时拾取与摘除并集中销毁。”……普查过程中,普查队向周边群众讲解外来入侵物种的常见种类和存在的危害等,进一步提升当地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普查队在茂南区鳌头镇禾步村委采集的样本。
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此次普查,茂南区为2022年茂名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试点区,下一步,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将于年底前在全市涉农领域推广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
同时强化指导,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组织各级普查员有效开展普查踏查工作,并对重点区域设置普查路线和普查点,对发生严重危害区域开展样地调查;构建外来入侵物种信息数据库,为科学防控外来入侵提供数据支撑。
10月22日—23日,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联合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到茂南区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
据悉,茂南区农业农村局对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制定并印发了《茂名市茂南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项目实施方案》,成立茂南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组,依据《广东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参考清单》,结合茂南地理环境特点、生境分布特征,提前确定踏查关键区域,设置好踏查路线和踏查点,不定期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样地调查,做好相关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提高预警能力,做好风险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