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解
读
《泉州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4222”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4222”工程
建设目标
建设4个以上符合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的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个以上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以上农业产业强镇、200个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
建设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1、发挥政府在规划引领、机制创新、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2、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产业发展、投资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3、建立“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市场运作”的多种有效建设模式。
二、
以农为本,融合工商
1、以 “姓农、务农、为农、兴农”为目的,构建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增收机制;
2、深度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突出历史文化、美丽乡村、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等业态有机融合。
三、绿色生态,环境友好
1、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善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绿色发展机制;
2、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打响“清新福建·生态泉州”绿色农业品牌。
四、集中集聚,创新驱动
1、按照“产业共建、资源共用、主体共育、利益共享”发展理念,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2、强化科技创新,推进高标准基地建设,加强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建设内容
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1、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以我市7类12种农产品列入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为基础,以7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核心区,围绕重点特色优势产业,到2025年,全市建设茶叶、蔬果菌、畜禽、水产等4个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十四五”期间,争取创建1个以上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2、建设产业标准化体系。
打造标准化的“原料车间”,不断扩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范围;
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在研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等全产业链各环节标准评价体系建设。
3、强化区域产业融合发展。
实现农业生产由一家一户小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大生产转变,由企业单打独斗向产业集群带动转变;
重点支持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品仓储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初加工,推动产地型冷库及预冷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产销联盟,拓展休闲旅游;
推动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商标。
全国最大的冬春胡萝卜生产基地(晋江市)
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
1、突出标准化产业基地建设。
按照“一县一园”(一类产业整合一个产业园)、“一业一园”的要求,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发展种养基地,特色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园区销售总收入的70%以上;
到2025年,在现有1个国家级、3个省级、11个市级产业园的基础上,整合建设20个以上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4个省级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 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茶园基地一角
2、突出农产品全产业链整合提升。
培育发展一批与园区高标准种养基地紧密结合的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引导现有加工型龙头企业向园区聚集,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中心;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构建配套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3、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建立公共研发推广服务平台,支持园区建立各类研发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推进农田标准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机械化,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业信息化。
4、突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建设。
以园区为龙头,打造区域性品牌;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加快实现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全覆盖,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