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30968074
 

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话说新农村)

   2022-11-25 人民网2770
核心提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培育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全产业链条,才能充分释放乡村产业的巨大潜力,为乡村全面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培育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全产业链条,才能充分释放乡村产业的巨大潜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黄梨喜获丰收,河北省馆陶县房寨镇果农贺西宾眉头舒展,“搞绿色种植,开展初级加工,发展线上销售,贯通了产加销,每年能挣几十万元。”在房寨镇,一二三产环环相扣,一条从枝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形成,全镇黄梨产业产值突破1.38亿元。

近年来,一大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链条完备的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安徽省怀远县,糯稻实现了绿色生产、精深加工,年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以上。陕西省推进苹果产业链提档升级,小苹果做成了大产业,实现了“千万吨产量、千亿级产值、千万人从业”。

从这些乡村特色产业的成长路径看,正是打通了种植、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条,进而打开了增值增效新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是重要抓手。关联度高、业态多样的产业集聚成链,实现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要素集合、循环畅通,能够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多元价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我国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比如,种加销领域发展得较为成熟,但研发创新、冷链运输、品牌打造等环节有待提升;产业链条较短,上下游衔接不够紧密,联农带农能力不强。只有培育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全产业链条,才能充分释放乡村产业的巨大潜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构建完整完备的农业全产业链,要加强补链、强链。全产业链的生命力在于上下游有机融合。加工强起来,带动一产优起来,“原字号”“初字号”就能升级为“深字号”“新字号”。物流畅通了,销路打开了,农产品才能被端上更多人家餐桌,直达消费者手中。各地应因地制宜补上短板,锻造长板。种植环节要多在绿色、优质上下功夫;加工环节可向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方面多做文章;冷链物流、网络通信等短板要加快补上,推动农产品物流、电子商务等业态发展壮大。各环节有效配合,就能实现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农业全产业链强不强,关键看“链主”。农业企业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重要力量,但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竞争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短板。各地应在资金、人才、营商环境等方面出台好政策,让企业“身板”强壮起来,企业自身也应练好内功,乘势而上,做大做强。

农业全产业链要发挥好联农带农富农的作用。各地要牢牢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不断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建立产业联合体等方式,让农民深度参与全产业链发展,拓宽增收渠道,更多分享增值收益。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农业全产业链实力更强劲,让广袤田野活力奔涌。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