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步入花甲之年的陈凤林是乌兰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多年来专门负责水稻的管理和研究。2022年,按照“干部到乡”工作要求,陈凤林深入合作社、企业和种植户家中开展“一对一”服务,“把脉”农业管理,为他们送去科技、文化和政策,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黄家店嘎查明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陈凤林正在与种植户杨明武一同检修自走式水稻育秧播种机,2012年,陈凤林研究并推广了水稻机械播种覆土无纺布育苗技术,杨明武就是这个技术最早的受益者,提起陈凤林对他的帮助,杨明武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乌兰浩特市明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明武介绍:“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是自走式水稻育秧播种机,采用无纺布育苗技术,该技术全面推进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省工、省力,省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从根本上减轻了我们农民的劳动强度。”

多年来,陈凤林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传经送宝”。在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东苏嘎查种植户其日麦勒图家中,种植户们正围坐在一起听陈凤林讲解种植、施肥等农业知识,针对村民提出的问题,陈凤林总是耐心解答。
“陈老师给我们讲了怎么用肥,发了明白卡,还看了我家水稻的晾晒情况,提出了很实用的建议。”天稻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其日麦勒图这样说道。

从业40多年来,陈凤林始终坚持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先后承担完成了多项区、盟、市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和适用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得自治区及盟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7项,累计培训指导农民15万余人次,编写印发实用技术手册10万余册,同行们都称他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默默耕耘者。
陈凤林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今后我会继续扎根乡村,做好产业技术指导员工作,用多年经验积累为产业发展‘把脉’,助推乌兰浩特市农业产业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