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二月,莺飞草长。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农业科技园内生意盎然,一片繁忙景象。中国农业专家正带领当地学生平地、翻耕、培肥,等待一棵棵幼苗生根发芽。
日前,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与中国援塞农业技术专家组联合组织的“汉语+农业技术培训”项目2023季拉开帷幕。十几名当地学生在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指导下,一边学习中国农业种植技术,一边锻炼汉语水平。
2月22日,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农业科技园内,中国农技组专家为当地学生授课并现场指导实践。新华社发
2019年以来,针对塞内加尔学生希望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掌握职业技能的现实需求,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与在塞中资机构、企业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搭建职业培训平台。
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崔杰介绍,“汉语+农业技术培训”项目采用“课堂讲授+基地实践”的教学模式,由中国农技组专家来孔院授课并现场指导实践。
“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孔子学院为当地学生授课,”负责培训的中国农技组专家张元平对记者说,“本期授课预计将持续三个月,除了教授平地、翻耕、培肥、移栽等基础知识,还将教授生菜、玉米等农作物的专项种植技术。”
塞内加尔是农业国家,约60%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并从事农业生产,农业以种植水稻、花生为主。
为保证培训项目顺利开展,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专门开辟种植基地作为农业科技园,供教学实践用。“孔子学院发挥汉语教学优势,农业专家发挥技术指导优势,双方强强联手,相辅相成。学生一面学习汉语,一面学习农业技术,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崔杰说。
孔子学院学生穆萨·迪奥内首次参加“汉语+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在培训班上,我不仅学到了中国的蔬菜种植技术,也锻炼了汉语能力,对我未来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迪奥内说。
据了解,自项目开展以来,已有200余名当地学员顺利毕业。他们中有的开办家庭农场,有的进入塞农业部门工作,为当地农业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也带去了来自中国的新技术和新理念。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综合培训,帮助当地学生的职业发展,促进中塞农业合作。”张元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