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03050169
 

中国小米充实乌干达“米袋子”

   2023-10-10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姚雯祎2280
核心提示:“以前我们过节才能吃一顿小米糕,现在可以每星期吃一次了!”当谈及中国小米为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时,来自乌干达布达卡区的农业

“以前我们过节才能吃一顿小米糕,现在可以每星期吃一次了!”当谈及中国小米为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时,来自乌干达布达卡区的农业技术官员查尔斯欣喜地说。


  2021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七十五届会议宣布2023年为“国际小米年”,旨在促进全球小米产量提升,推动小米成为粮食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米的国家之一。在小麦和水稻被培育之前,小米肩负着养活国人的重要使命。2012年,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小米受到世界关注。同年,中国—FAO—乌干达第一期南南合作项目专家组将中国狐尾小米种子带到乌干达,并在乌干达莫科诺地区进行了种植试验,喜获丰收。如今,中国小米已在乌干达、尼日利亚和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开花结果,充实了非洲人民的“米袋子”。


  乌干达土地广袤,光照充足,农业生产气候条件具备优势。但同时,这里的土地贫瘠,土壤肥力低下,农作物产量不佳。小米是乌干达的主要谷类作物之一。数据显示,2015-2019年,乌干达本地小米品种——五指小米平均亩产不足90公斤。“很多乌干达农民不用有机农家肥,导致土壤缺乏有机质。想要实现增产增收,便要先提升土壤肥力。”中国—FAO—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小米专家魏润武介绍。了解情况后,中国专家组决定通过示范,推广使用有机农家肥,提升布达卡试验示范区的土壤肥力。


  “起初,当地农民们对有机农家肥的作用将信将疑。在我们的要求下,试验示范田使用上了有机农家肥,土壤肥力有了大幅提升。”魏润武告诉记者,通过同田对比试验,布达卡试验示范区的中国狐尾杂交小米产量是乌干达五指小米产量的近3倍,亩产达260公斤。


  小米丰收后,查尔斯拎着花生和西瓜来到中国专家驻地,高兴地对中国专家表达了感谢。他告诉专家们,很多农户接受并认可了有机农家肥,“如果每家每年都有这样的收成,我们就不愁了。”查尔斯说。


  “让乌干达农民都种出更多粮食”是专家组的心愿和追求。魏润武深知,要改变乌干达原本“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模式,构建农技服务体系工作刻不容缓。


  中国专家组结合乌干达实际,建立了临时田间培训学校,分片对当地农民进行农业栽培种植技术培训。他们手把手在田间进行技术指导,将小米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一一展示给当地农户看,从一点一滴着手改进当地的小米种植方式。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专家组在托罗罗、布太勒贾、利拉等区域分批次开展大范围培训。经多方共同努力,这些区域内的许多农民都掌握了中国狐尾小米的种植方法,并收获了较高产量。如今,参加田间技术培训的农户已达3580人次,农民纷纷表示希望能够开展更多的培训。


  好产量还要有好销路。据介绍,乌干达当地的五指小米价格约为每公斤6-8元,而中国杂交狐尾小米每公斤可达16-30元。中国专家组在推广中国农业技术的同时也在推动打开乌干达小米的销路,帮助乌干达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我们汇集了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力量,帮助乌干达延长并完善小米产业链。”魏润武告诉记者。


  “未来,我们希望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立农业专家信息体系和沟通渠道,指导企业进行小米市场价格分析和预测,让企业建立营销网络。”他说。


  “希望中国小米不仅让乌干达人民的‘米袋子’鼓起来,更要让乌干达人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我对乌干达人民有信心!”魏润武表示。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联盟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联盟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