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运河,稷耕福地。集装箱养鱼、无土栽种鲜食黑木耳、高浓度山楂饮品,深加工蜗牛、小龙虾等预制菜,这些涉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项目,汇聚于天津市武清区福运武清农业公园。
2023年,天津推出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特别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涉及都市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年初开始,天津市现代化农业大区武清推出福运武清都市农业公园创建工作。一年间,几十个全新项目落户,一个个特色农业小镇团组“抱团更紧”,多条产业链逐渐增强,特色农业公园形成产业聚集串点成线,多线绘出符合天津都市特色、市民农民满意的特色区域农业品牌。
2023年3月,“福运武清”都市农业公园认证启动,首批签约落地项目19个、总投资16亿元。前不久,福运武清农业公园又完成第二批、17个项目集中签约,涉及产业类、农文旅融合类、服务类等领域,投资总额34.9亿元。
“我们在大碱厂镇分三期打造鲜食黑木耳全产业链项目,目前立体栽培设施交付使用,预计投产能达到每平方米5000元的产值,首年产值规模近2亿元。”天津山珍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占春介绍。大碱厂镇党委书记黄向荣表示:“京津高速武清出口距离我镇只有5分钟,京津唐高速出口距离不到10分钟,黑木耳项目正是借助这样的区位优势落户于此。我们镇有6个村庄紧挨北运河,文旅资源丰富,新项目与我们打造农文旅业态思路也非常契合,我们将成立专班,为项目做好资源配置、政策对接、与村集体沟通等工作。”
“近一年来,我们立足武清实际和特色资源,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始终以市场为导向,摸本底、谋商机、找出路、借外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积极进展。”武清区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专项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在高标准完成现代都市型农业品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武清区制定全区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规划,指导相关组团理清思路、明确定位、清晰路径,努力形成现代都市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与合力。
武清区以大运河通航为带动,整合全流域各类资源建立新平台。“我们将重点抓好‘金穗小镇’深化工程、‘粜粮新貌’提升工程、‘尚蔬小镇’强链工程、‘蒙村振兴’提效工程、‘宜居杨店’建设工程、‘鲜食小镇’优化工程、‘如意小镇’称心工程等十项工程,有效导入消费群体,带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武清区副区长姜述英介绍,武清区将农业公园打造为特色周末经济品牌,以实现北运河“休闲理想地”预期目标。
当两个“全国十佳农民”“牵手”,会造就什么样的农业新项目?
在南蔡村镇粜粮务村的天民田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全国十佳农民”刘天民迎来了新的合作伙伴——来自安徽省的“全国十佳农民”陈金良,他为天津带来了“集装箱养鱼”项目。“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技术支撑和科技创新,我们项目具备这些。”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金良,带着以生态种养循环为基础的设施养殖项目落户武清区。据了解,该项目单体箱占地约15平方米,25立方米水体年产淡水鱼可达6000斤,相当于传统的2亩池塘养殖产量,但养殖产出率却提高了40倍。与此同时,园区收集处理养殖尾水中的有机物,可与“天民田园”内种植的蔬菜、瓜果相结合,继续资源化再利用,种植尾水经过硝化系统处理达标后,返回养殖箱体,形成闭环运营。“之前一直供应着北京市场,但周边没有基地。现在武清一个基地,服务北京、天津两个市场。”陈金良对于此次合作十分满意。
武清区不断壮大农业公园点位建设,例如南蔡村镇粜粮务村“集装箱养鱼”等新项目落地,联动周边村组,逐步实现“粜粮新貌”工程;也将区内“鲜食小镇”“如意小镇”“尚蔬小镇”等十个特色小镇“串珠成链”,实现产业空间布局调整,联动提升农业公园内聚力和势能。
“农业公园的发展不局限于农业,涉及农文商旅等产业,针对不同的乡镇,形成错位发展的布局。”武清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崔建峰表示。在武清区农业公园内,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市场服务业深度融合。农业公园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契机,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武清区农村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
近年来,武清区围绕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以福运武清都市农业公园品牌创建为抓手,推动运河开发与乡村振兴、商圈扩容、旅游发展相结合,以河为线、串珠成链,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保护带、生态旅游发展带、乡村振兴示范带,实现农文商旅一体化发展,让千年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