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85296377
 

握“科技”之钥 启“田畴”之兴

   2024-07-29 金台资讯2080
核心提示:农业乃国之基石,科技则为强国之翼。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三面黄河环绕,地处北纬37-40°之间,是世界公认肉牛、

农业乃国之基石,科技则为强国之翼。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三面黄河环绕,地处北纬37-40°之间,是世界公认肉牛、奶源和玉米生产带,占据天然的畜牧养殖地理区位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明确指出强化农业科技与装备支撑的战略意义。近些年,鄂尔多斯农牧业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用科技之犁开未来曙光,农牧业产业发展开启新篇章。

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近十年,鄂尔多斯市在种业关键技术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市成功选育并推出了涵盖玉米、糜黍、蔬菜等在内的农作物新品种共计113个,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农业种质资源。随着种业振兴的大力实施,鄂尔多斯市共建设自治区级“看禾选种”平台12个,开展优良品种引进、筛选、示范等工作。成立了生物育种产业化示范领导小组,专责于转基因安全的监管与推广示范工作,旨在通过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和有效的监管指导,为全市生物育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与此同时,鄂尔多斯市积极构建国家级与自治区级羊核心育种体系,建设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羊核心育种场各1家,深入开展了阿尔巴斯绒山羊与鄂尔多斯细毛羊的高效繁殖技术、标准化饲养管理模式及新品种选育等前沿研究。目前,全市已拥有绒山羊种羊场18家,规模位居全国之首,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阿尔巴斯绒山羊种源基地。

粮食稳国本,“耕地”固根基。一直以来,盐碱地是制约鄂尔多斯粮食生产的卡脖子问题。鄂尔多斯市现有耕地面积903.9万亩,盐碱地面积为194.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1.5%。为不断提升耕地质量,鄂尔多斯市积极探索构建因地制宜的盐碱地改良新格局,重点打造了轻、中、重三种场景模式,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科院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攻关团队,致力于打造一流盐碱地农业综合利用创新示范区,先后总结形成5套可复制推广的技术模式,其中1套入选国际典型案例,2套经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由农牧厅评估后认为可在全区示范推广。

科技加速跑,田野换新“机”。新技术、强装备的持续加强,粮食适期收获,颗粒归仓,农机成为连年丰收的重要保障。精良的农机装备,特别是智能化农机装备发展迅速,植保无人机、无人辅助驾驶系统设备等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与应用,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已逐渐成为稳定粮食增产增收的田家“好帮手”,使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会”种地到指尖轻轻一点的“慧”种地。鄂尔多斯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5%,畜牧业机械化率达到58%。

着力推“技术”,稳定增产收。鄂尔多斯市大力推广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农牧业技术,在农业和畜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农业方面,全市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一喷多促等技术。全天候做好气象预警、虫情监测、防汛抗旱等防灾减灾工作,从灾害的虎口夺回劳动的果实。近五年来,鄂尔多斯市粮食总产量先后突破30和40亿斤大关,跃居全区第六位。2023年,全市首次实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建成“吨粮田”24万亩,玉米高产示范方测产达到1332.2公斤/亩,创造全市玉米单产最高纪录,水稻高产田测产达到720.2公斤/亩,创下沿黄灌区水稻高产纪录,全市粮食总产量达43.6亿斤以上,喜获“二十连丰”。畜牧业方面,开展同期发情、人工授精、高效繁殖、标准化饲养管理等技术模式,加强牛、羊、猪的规模化养殖。2023年,建成万亩“源牧场”10个,绒山羊超细特细核心群100个;万头高端肉牛养殖场4个、标准化育肥场180个,畜牧存栏稳定在1347.6万头只,同比增长5.9%,不仅保证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还推动了优质畜种的规模化养殖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专攻“科技”关,解决重难点。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围绕种业振兴、农牧业节水、智慧农牧业、生态循环农牧业、盐碱地改良等农牧业发展重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和探索,重点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推广、原创成果和关键技术研究,加大优质高效农牧业生产技术研发推广力度,致力于提高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019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农牧局累计实施农牧科技类项目69项,累计下达资金7590.42万元。

协同建“平台”,发展添动力。聚焦科技资源、破解农业难题是当前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鄂尔多斯市针对玉米、牧草、绒山羊、盐碱地开发利用等关键研究领域,通过与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集中优势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农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力。制定印发了《羊绒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锚定羊绒产业链的12个关键节点,构筑“一个中心+一个联盟+两大实验室+五大应用场景”的羊绒产业“1125”科创平台布局;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成立了鄂尔多斯市现代草业产业园区首席专家工作站,为当地草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建成了盐碱地国创中心鄂尔多斯试验站,启动实施中国科学院先导和攻关项目“盐碱地开发利用试验示范区建设”,探索盐碱地的有效利用途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空间;建设鄂尔多斯市旱区作物种质资源库,为作物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小院16个。

“人才”需下沉,科技要下乡。深入实施“千名农技人员送科技到乡村”行动,整合科技特派员、产业扶贫指导员、农牧系统技术指导员等力量,设立种植、畜牧、疫病防控等7支队伍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深度发挥团队优势,实现市、旗区、苏木乡镇三级农牧业部门契合发力,形成了“市级队员巡回跟进服务、旗区队员日常全面指导、苏木乡镇队员源头问题梳理”的层次化科技服务机制,构建起了“专业完备、人才充足、管理科学”的鄂尔多斯农牧业科技服务组织体系。2023年,服务队累计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指导6000余次,服务人次6万余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

农业要振兴,科技必先行。鄂尔多斯将继续深入推进“一产重塑”,着力打造粮、绒、牛、羊、奶五个百亿级产业,围绕产业链布局科技链,切实将“科技”转化为“成果”,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牧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联盟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联盟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