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27226879
 

省农业技术总站发布农作物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2021-08-26 九派新闻2940
核心提示:眼下,我省农作物处于后期田间管理阶段,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目前阶段性低温寡照气象条件,省农业技术总站发布农作物后期

眼下,我省农作物处于后期田间管理阶段,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目前阶段性低温寡照气象条件,省农业技术总站发布农作物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疏通沟渠防内涝。针对低洼易涝地块,要提前做好清沟理墒工作;降雨量较大区域,要尽快组织人力,做好受灾地块排查。涝灾发生后要全力组织抗灾自救,及时挖沟通渠,采取机械强排等措施,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



促早熟防早霜。依据作物生育进程,玉米、大豆地块可因地制宜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迅速补充养分,增强植株抗寒性及光合作用,加速生育进程,增加粒重,促进安全成熟。玉米可采取放秋垄、拿大草、站秆剥皮晾晒等措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加速籽粒灌浆。水稻在黄熟中期(9月上旬)排水晒田,洼地可适当早排。对于可能发生早霜等低温冷害地块,要在田间上风口放置秸秆、谷壳、杂草等,抓住重点时段进行点燃,提高局部温度,预防早霜危害。



加强监测防病虫。目前,正值玉米、水稻、大豆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与防控关键时期。针对玉米要重点关注大斑病、玉米螟、双斑萤叶甲和蚜虫等病虫害,水稻要重点关注稻瘟病、纹枯病和二化螟等病虫害,大豆要重点关注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等虫害。在防控目标上,要实现“两个确保”、坚守“一条底线”,即确保重大病虫害达标区应防尽防、确保重大病虫害不大面积成灾,守住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的底线。在防控策略上,要突出重点区域、重大病虫、关键环节,压实防控责任,加强组织发动,实施分区治理、联防联控。在防控措施上,要加强监测预警,及时督促指导,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切实强化关键环节技术指导,确保防治效果和农药减量化。



适时晚收保秋粮。如玉米前期生长良好,且当地霜期较晚,提倡适时晚收,延长籽粒有效灌浆时间,促进籽粒脱水,提高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最佳收获时期应在苞叶干枯、黑层出现、籽粒乳线消失时进行收获。水稻在防范早霜的同时,适当延长后熟生长期,90%—95%谷粒变黄时为适宜收获期,要及时抢晴天收获,严禁枯霜后收割,以免影响稻米质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51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51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