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69040462
 

奶牛养殖应该注意那些事情 养殖奶牛场地和设备该怎么选

 
单价: 面议
起订: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所在地: 黑龙江 哈尔滨市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22-10-28 14:08
浏览次数: 1005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详细说明

产地分布
奶牛
中国黑白花奶牛是引用国外各类型的黑白奶公牛(弗里生公牛)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本地母牛杂交选育而成的,是中国**的乳牛品种,现已遍布全国。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周围、工矿区和乳品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据中国奶牛协会1981崐年统计,总头数达到万头以上的有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四川、江苏、广东、山西等省、直辖市。
生产性能
泌乳性能:**育种场的乳牛,全群年平均产乳量已达到7000kg以上,现一个泌乳期(305d)产乳量达到1万公斤以上乳牛的数量已经很多。质量较好的乳牛,其*三泌乳期平均崐产乳量达6000吨以上。
产肉性能:据少数地区测定,未经肥育的母牛和去势公牛,屠宰率平均可达50%以上,净肉率在40%以上。据黑龙江省测定,14头成年母牛,屠宰率平均为53.3%,净肉率平均为41.4%。
繁殖性能
初情期在6~9月龄,随饲养和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发情周期15~24d,平均21d崐妊娠天数,母犊为277.5d,公犊为278.7d。自1972年开始应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以来,到1982年全国大中城市及郊区的黑白花奶牛均己普遍应用。
适应性能
中国黑白花奶牛分布在40~-40℃的气温条件下,由于各地的饲料种类、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的差异很大,因此,在各地的表现也各有不同,据初步测定,中国黑白花奶牛在高温条件下的适应性能较差。但气温降至零度以下,产乳量则无明显变化。王兴洲等(1981)报告,黑龙江省的黑白花奶牛,当气温在17~20℃时,饲料利用率较高,每公斤代谢体重所需的维持净能为较小,气温**或**临界温度(<12℃或>24℃)都会多耗能量。又据杨魁武(1981)报道,武汉地区在6、7、8、9月份高温季节,较高气温在29.5~32.9℃,产乳量明显下降。母犊牛的初生体重在8、9月份平均为32.4kg,比1、4、5月的初生重降低4.8kg。同时,对受胎率的影响也大,发情期受胎率在7、8、9月份也是较低的,分别为别21.9%、17.1%和24.0%;其他各月均在30%以上,较高月受胎率为44%。
杂交效果
应用中国黑白花奶公牛杂交改良当地母牛,提高其产乳性能的工作已在全国各地进行。据初步资料,在贵州、甘肃、山西、四川、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已获得明显的效果。据贵州省对本地黄母牛进行级进杂交的结果,体尺、体重和产乳量随级迸代数明显提高,而含脂率随级进代数而降低,发病率随级进代数而增加。故在贵州的条件下,级进杂交以不*过四代为宜。在役用性能上,一代杂种的挽力和功率各*过本地黄牛的25.3%和26.5%。据耕地测定,在6h内,杂种牛完成2.46亩,本地黄牛为1.5亩,杂种牛比本地牛提高64%。内蒙古应用黑白花奶公牛与三河母牛杂交,提高产乳量*为明显,在*三胎时一个泌乳期产乳量,一代、二代和三代杂种分别可达到4024、5160和6515kg,比三河牛崐分别提高25.8%、61.3%和103.6%。甘肃省用黑白花奶公牛与秦川牛杂交,也**显着效果。
评价
中国黑白花奶牛是中国产乳量较高、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的奶牛品种。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大部分母牛的产乳量均可达到一定水平。在个别育种场,全牛群年平均产乳量、以及个体奶牛一个泌乳期(305d)产乳量已达到*上良好黑白花奶牛的水平。应用这一品种改良本地牛的工作,正广泛开展,并已得到明显的效果。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品种的数量和质量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今后,为矫正其乳脂率较低。乳房下垂和尻窄斜等缺点,**在培育和选择公牛上下功夫,同时在选择方法上要避**纯对产乳量进行选择,采用包括有产乳量、乳脂率和体型外貌的综合选择法,才能奏效。
重要
奶牛公牛是繁育**,母牛好好一窝,公牛好好一坡,1999年4月加拿大赠送中国种公牛“龙”作为友好象征,于2002年抵达北京,虽然其后代良莠不齐,但是为中国的奶牛繁育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奶牛逐渐赶上了加拿大、荷兰、美国、英国、等较早发展的奶牛品质,基本上全部采用了人工受精技术,性控技术也趋于成熟,前景看好。
检疫注意
有病的奶牛牛奶,要杜绝,口蹄疫一旦流传,坚决扑杀,检疫不合格奶牛的奶切勿饮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奶牛养殖应该注意那些事情 养殖奶牛场地和设备该怎么选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