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102824867
 

一支竹笛吹响“共富曲”

   2023-10-25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朱海洋840
核心提示: 丝不如竹,中国的竹管乐,犹如玉笛飞声,堪称天籁之音。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中泰街道,有方村落名为

 丝不如竹,中国的竹管乐,犹如玉笛飞声,堪称天籁之音。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中泰街道,有方村落名为紫荆村,这里有着全国唯一的“苦竹种植资源库”,每年生产销售竹笛超过450万支,产量竟占全球的85%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3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文化铸魂。如今,越来越多地方开始认识到乡村文化的磅礴力量,尤其与产业振兴充分融合之后,两者互促互进、相得益彰,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活力与火花。共识之下,路径何在——两者到底什么关系?文化怎样点亮产业,产业又如何演绎文化?背后,党建当发挥哪些引领作用,实现强村富民?


  带着这些思考,丰收时节里,记者再次走进被誉为“中国竹笛之乡”的中泰街道,解析背后的文化脉络与共富密码。


  


  从卖笛竹到制竹笛


  一支竹笛,看似简单,却是技艺的浓缩,足足72道工艺。56岁的黄卫东制笛近40年,尽管旗下有十数名工人,但选材、定音、校音等几个核心环节,依旧坚持亲自上阵。在他眼里,每根笛子皆具个性,遇到满意的作品,才会动刀刻下自己名号。


  65岁的董根沅不会吹笛,可丝毫不影响烤竹撬竹的手艺,这是制笛的首道关。通过观察颜色、感受力道,再看竹梢冒出的蒸汽,他能将分毫精准拿捏于股掌之间。过程两分钟,背后十年功,个中诀窍或许难用言语描述,早已化作董根沅的肌肉记忆。


  近3000人口的紫荆村,一半与竹笛业相关。然而历史上,这里并非制笛起家,而靠伐竹为生,域内有2.8万亩苦竹,虽自古就被乐匠收走制成宫廷御笛,但绝大部分仍面临好竹难卖好价的境遇,要么当柴烧,要么做纸浆,又或加工成帐竿、鱼竿等。由于效益低下,疏于管理,一度还出现“冥竹”病害。


  正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小山村的发展迷雾。1984年冬天,上海制笛名家周林生来到村里采竹制笛,结识了原铜岭桥大队竹器工艺厂的厂长董仲彬。两人共同酝酿,决意推动筹建制笛小组。当时4人中,就有黄卫东。可没技术咋办?周林生成了教授制笛和演奏的“祖师爷”。


  没曾想,刚起步,村办企业就拿到了外贸大订单,消息顿时引起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关注。1987年,两厂合作联营,把19名青年送出去学技术,再把行家里手请回来教本领。这不仅让紫荆村的资源优势,快速转化为产业优势,更铸就了人才队伍的“摇篮”。后来,随着民营经济的腾飞,很多人自立门户,产业由此快速崛起。


  如今,董仲彬、黄卫东等已是制笛名家和非遗传承人,村庄也集聚了160多家加工企业,并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体系。老一辈渐渐褪去,新一代慢慢崛起,在紫荆村,对匠心的追求与传承,可谓至高无上的立根之本。从成立合作社,到组建行业协会,大家抱团发展,定标准、精技艺,连续12年举办制笛大赛。


  董雪华少时就拜周林生为师,现为杭州竹笛行业协会会长。在他看来,中泰竹笛有今天,一靠匠心传承,二靠精益求精,三靠艰苦创业。时至今日,为提升品质,紫荆制笛人仍孜孜不倦,提升生产环境、规范制作流程,与12所音乐院校长期合作,引进制笛大师、演奏大师成立工作室,独领行业风骚。


  


  从单产业到农文旅


  最近,丁小明正忙着收尾,准备择日启幕“鸣声竹笛体验馆”。他同为周林生的弟子,当年曾赴沪学艺,后创办了“鸣声乐器”,事业风生水起。之所以要办这个馆,丁小明意在推广制笛技艺,为此精选了几道关键环节。未及开业,询问者已有不少。


  今日的紫荆,已非过去产业维度上的专业村,更加速向农文旅融合发展迈进。丁小明先打样,很快,这一体验工坊的模板,将推广至其他加工企业。其实,大家早已敏锐发现,研学游是个流量导入口,能反过来推动前端制造,普及笛子文化,未来前景无限。


  此番体悟也源于多年心得。从2001年起,村里就依托竹笛夏令营、笛箫文化公益课堂、竹笛人才文化艺术交流周等活动,广邀笛界专家、演奏家,通过制笛与演艺的频繁互动,为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


  “单家独户闯市场,说实话很难成气候,但成立行业协会后,尤其依托‘中泰竹笛’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就容易借船出海,形成辨识度。”董雪华告诉记者,每年在外,中泰竹笛会亮相各类乐器展览与演艺活动,在内则举办节庆展演,邀请演奏大师与村民同台亮相。


  最是文化能致远,在艺术的熏陶下,“笛二代”中很多人把音乐作为专业方向,且近年回村投身竹笛行业的越来越多。黄卫东的女儿黄毓即为典型代表之一,毕业于浙江音乐学院的她,专门成立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从事笛箫教育与演奏。


  现在,像黄毓这样回乡创业的“笛二代”有20多名,有的专注制笛,有的聚焦电商,有的立足培训,还有的开发文创。同时,慕名而来的“新乡人”亦有不少,大家共同围绕竹笛,拓展全产业链发展。尤其是“直播经济”兴起后,让竹笛的网络销售占比从30%,一路飙升至60%。


  村庄环境面貌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也让创业土壤更肥沃。近几年,沿着“母亲河”直路溪,以及主干道石横线,紫荆村布局了一批业态空间,今年又因势利导,成立强村公司,招聘职业经理人,引进运营团队。这套“组合拳”,目的就是进一步将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以壮大村级经济,帮助更多村民增收。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联盟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联盟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发布流程  |  交易规则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90634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