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澳牛牧业有限公司引进的能繁母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雷少斐 摄
神木市,位于陕北古长城脚下,南边是黄土高原,北面是毛乌素沙地,这样一个农牧交织的边塞地带,曾经利用煤炭资源改变了贫穷面貌,一跃成为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如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神木市大力发展优质肉牛产业,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打造西北牧业强市。
产业定位高——
引进良种,提升品质
神木市长期受草原文化影响,群众素有养牛传统。这里有广阔的人工和天然草场,又由于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等政策的实施,产草量大大增加,为肉牛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加之气候较为干旱冷凉,适宜肉牛生长。
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神木市瞄准高端牛肉市场,发展优质肉牛产业。
要生产优质肉牛产品,需要从源头上提升肉牛品种质量。神木市每年引进肉牛5000头,改进当地肉牛品种,探索建立肉牛繁育体系。
“体型较小、脸白腿短的是海福特牛,体型较大、头长脚细的是西门塔尔牛,周身通黑的则是安格斯牛。”神木澳牛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场里,一排排牛舍宽敞整齐,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着圈舍里的母牛品种。
在养殖场的另一端,则是另一番景象。只见一座座两米见方的犊牛屋排列成行,每一头小牛都拥有一间独立的小屋。“犊牛在出生七天后就来到了这里,食用专门配方的奶粉和颗粒饲料。”工作人员说,把犊牛和母牛分开饲养,能够降低母牛乳房炎得病率,提升繁殖效率,还能够让小牛尽快吃上开口料,避免断奶后出现胃肠应激。
神木澳牛自2020年开始从国外引进纯种母牛,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提升育种效率,加快扩繁速度。引进的母牛在6-7年内能够产下5胎牛犊,成为当地肉牛养殖业的优质牛源。到2025年,神木澳牛存栏量能达到1万头,将带动全市良种肉牛养殖规模达到20万头,提升当地肉牛品质。
除了引进良种,神木市还在发掘地方品种优势。
在神木市尔林兔镇恒农农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场,只见体型高大、周身枣红的秦川牛在牛圈里或站或卧、悠然自得。
秦川牛因产于陕西关中地区的“八百里秦川”而得名,是“中国五大名牛”之一。相比于西门塔尔等外来肉牛品种,秦川牛生长速度慢、出栏体重较轻,在追求产量的市场环境下,不占优势。
但是秦川牛出肉率高、胴体脂肪含量低、肉质细嫩、大理石纹明显、风味好,其肉质与国外优良肉牛品种如夏洛来、安格斯等相比毫不逊色,能够满足高端牛肉市场的需求。
“我们的秦川牛价格比普通牛高很多,并且供不应求,尤其是受到香港市场的欢迎,养殖效益很好。”恒农公司养殖场负责人赵玉军介绍,目前还在陕西、甘肃等地寻找优良秦川牛种牛,尝试逐步建立起秦川牛繁育体系。
据了解,神木市计划建成5万头优质供港肉牛生产基地,并以此为契机,构建肉牛全产业生产体系,完善饲草料加工、肉牛繁殖育肥、牛肉加工、冷链配送、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产业链条。